注册监理工程师主要是面向工程类的。报考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具有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专业大专(含)以上学历,遵纪遵法并符合以下条件之1者,都可报名参加监理工程师执业资历考试:(1)具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并任职满3年。(2)具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对从事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并同时具有以下4项条件的报考人员可免试《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和《工程建设质量、投资、进度控制》2个科目。(1)1970年(含)之前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专业大专(含)以上毕业;(2)具有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的工程技术或工程经济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从事工程设计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15年(含)以上;(4)从事监理工作1年(含)以上。
1 合理选择
1.1 注意出厂日期和有效期。有机磷农药的有效期,乳剂一般为2年,粉剂可在3年以上,水剂多为1年,不要使用超过有效期的农药。
1.2 注意农药的乳化程度。将乳油农药取几滴溶化在水中,稍加搅拌。如果立即出现了牛奶色,无结絮现象,表明乳化液稳定,是好药,否则可能是失效的。
1.3 注意农药的分层情况。乳油应均匀透明,如果乳化剂被破坏,则会出现分层现象,使用这些农药,作物会发生药害。
1.4 注意农药是否结块。有效粉剂农药一般不结块,如果发现有结块现象,说明农药已吸湿受潮。
1.5 注意药瓶的完整性。一般瓶装农药,应标签完整,瓶盖紧密。
2 对症施药
和人一样,只有对症下药,才会真正达到药到病除。农民朋友可以自己对照病虫害图谱确认病情,也可以咨询信得过的技术员,确定需要防治的病虫害的种类,并听取建议购买农药。
3 配药按标准 切忌太随意
药物的浓度是特别关键的一步,浓度过高作物受不了;浓度过低,防效不理想。这里要强调的是,除了按药品上的说明配制农药,还要听取售药人员的建议,因为,不管多好的药,同一地区长期使用都会产生一种抗药性,这时,他们会在总结药效、不危害作物的基础上,总结出最适宜的施药浓度。
4 讲究施药方法及施药时间
4.1 灌根的农药要灌得彻底,不要有遗漏;喷雾的农药要雾化程度到位,并喷雾均匀,这样防治病菌及害虫才有效。
4.2 增加药效的方法。①添加白酒:任何一种农药按每亩用量添加白酒50克,其杀虫效果会显著提高。如每亩用40毫升甲胺菊酯+白酒50 ~ 100克+水50公斤,对稻飞虱防治效果可达95%左右,与敌敌畏配用,可提高防效20%以上。②添加洗衣粉:在农药药液中加入适量中性洗衣粉,可增强药液整体粘着力,可提高防效25%左右。如在50公斤50%敌敌畏1 000倍液中,添加50克洗衣粉,防治稻飞虱效果达95%。③添加尿素:在农药稀释液中加入的1%尿素液喷施,不仅防虫效果好,而且能促进作物增产。如在5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中添加1%尿素液,防治蚜虫效果达98%,对红蜘蛛防效可达95%。④添加燃油:用农药拌毒土撒施治虫时,按每亩用量毒土中添加1公斤柴油或煤油拌匀后撒施,可显著提高杀虫效果。⑤复配混用:2种或2种以上农药混配后施用,也可提高防治效果。如乐果加稻瘟净、马拉松加稻瘟净,可提高防治稻飞虱效果,并能兼治其它病虫害。
4.3 在施药时间上也要注意,一定要抓住病虫害的最佳防治期用药,这样既能起到防治效果又能减少用药次数,节药省力;夜出性害虫或卷叶性害虫,以傍晚施药效果最好,喷粉宜在上行露水刚干时或傍晚进行,喷雾也宜在露水干后进行,一般为上午9∶00 ~ 10∶00 时,下午4∶00 时以后。
4.4 轮换施药,预防抗药性。连续使用一种农药防治同一种病虫害,会导致病、虫产生抗药性,使药效明显减退,甚至无效。对此应当加强管理,以防为主,采用轮换用药、混合用药、间断用药等措施来防止或延缓抗药性的发生。
4.5 预防工作要做好。根据不同作物的易发病期特点,做好预防工作。尤其是病害的防治,一定要在病害发生前喷用防护剂,并且要连续用药几次,增强效果,把握先保护后治疗的原则。防护工作做得好,甚至会出现令人惊喜的结果,“舍得一季药,省得三季心”,就是这个道理。
详细信息见:
黄瓜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一、标准化育苗技术
1、育苗环境: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通透性良好、前茬不是瓜类的地块作苗床。
2、培育壮苗 ①品种:按不同栽培方式,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 ②育苗方式:选择苗床土育苗和营养钵育苗。 ③用种量:每亩用发芽率85%以上的种子100克左右。 ④浸种:用多菌灵加55~60℃温热水消毒15~20分钟,再在温水中浸种5~6小时。 ⑤催芽:将充分浸泡后的种子用湿纱布包好,保持在15~20℃左右的适温下催芽,经2~ 3天“粉嘴”后即可播种。 ⑥播期:春黄瓜可于1月下旬~2月上旬,秋黄瓜在6月下旬~7月播种。 ⑦播种:播种前一天将苗床浇透底水,按2寸见方播种,均匀薄盖细土。采用营养杯育 苗,每杯播种2粒,播后在小拱棚或大棚中保温防寒育苗。
3、苗床管理 ①控制温度:出苗期床温白天控制在28~32℃,夜间不低于20℃。出苗后及时放风降 温,白天25~30℃,夜间15~18℃。 ②排除湿害:出苗前一般不浇水,出苗后掌握土面不干不浇、干时小浇的原则,并注意 防止湿害和病害蔓延。 ③通风炼苗:出苗后选晴天揭膜通风,调节温度和湿度,有利培育壮苗。 ④壮苗标准:叶片肥厚、深绿舒展,5~6片叶,茎粗节短,株高3~4.5寸,根系发达, 叶腋已现瓜纽,苗龄40天左右,无病虫危害。
二、大田标准化栽培技术
1、栽培环境选择 选择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常年菜地在施用传 统农家肥和深翻炕土条件下,实行3~4年轮作。
2、露地栽培技术要点 ①土地准备:冬季将土壤深翻7~9寸,定植前亩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并通 过深耕与土壤充分混匀。 ②带泥起苗:移栽前一天,浇足起苗水,带土移栽。 ③定植时期:大田露地栽培一般要比地膜栽培推迟一个季节(15~20天)后育苗,苗 龄40天左右,3月中下旬定植。 ④定植规格:3.6~4.2尺开厢起垄,沟深6寸,种双行,单株退步8~9寸,双株退步 1.2~1.5尺。 ⑤田间管理 ——追肥:根瓜出现时及时施肥1~2次,开始采收后,每周施肥一次,盛果期每收2~ 3次追肥一次,中后期注意根外追肥防早衰。 ——留蔓:黄瓜除主蔓外,一般保留2~3条健壮侧蔓,多余者去掉,藤蔓在田间可朝同一 方向均匀摆布,减少重叠阴蔽。 ——搭架、绑蔓、摘心:黄瓜落蔓后,为提高早期产量,多采用露地搭架、大棚绑蔓的办 法,实现高密度种植。抽蔓后立即搭架绑蔓,以后每隔3~5节捆绑一次,也可采用尼绳吊 蔓。以主蔓结瓜的品种,可不摘心或满架后摘心;以侧蔓结瓜的品种,于4~5叶时摘心, 留2~3根侧蔓结瓜,满架后摘心;主蔓侧蔓都结瓜的品种,在主蔓满架后摘心,侧蔓上见 瓜后留一叶摘心,过多的雄花、卷须和植株下部老黄叶要及时打掉。植株下部瓜采收后, 要及时降绳,摘除基部的病叶、残叶、老黄叶,增强通风透光性。
3、地膜覆盖及大棚栽培技术要点 ①定植前准备:定植前深翻、耙平土地,结合施足底肥(亩用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15~20公斤,钾肥15~25公斤),移栽前7~10天大田盖膜扣棚。 ②定植:膜上开小孔定植,定植后压严膜口,密度比露地略高一些。 ③田间管理 ——施肥、搭架和摘心:参照露地栽培,大棚栽培长势快,管理宜早些。 ——人工授粉:黄瓜属异花授粉作物,露地栽培靠昆虫传粉,而大棚栽培必须借助人工授粉与激素保果相结合。人工授粉方法是:选晴天上午9—10点,摘下新开放的雄花(杆细长的),去掉花瓣,将雄蕊轻轻涂抹在雌花花柱上,每朵雄花可授5—10朵雌花。激素保花保果方法是:当现第一台花时,用高效“座瓜灵”一片兑水2斤,用毛笔从瓜柄向瓜尖涂抹一下,但必须均匀,不重复,现配现用,否则易出现畸形瓜,可以代替人工授粉,但以先人工授粉、再激素保果最好。 ——温、湿度管理:定植后7~10天内一般不通风,缓苗后棚温白天保持在20~30℃,不超过32℃,夜间不低于10℃。棚温25℃以上时及时揭膜、通风,注意排湿。晴天多揭膜通风,一般在上午9点后揭膜通风,下午4点后放下棚膜,5月下旬折除棚膜。 4、病虫防治 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病毒病、疫病和蚜虫、黄守瓜、红黄蜘蛛等。 ——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水旱、非瓜类间轮作;清洁田园。 ——物理防治:采用银灰色膜、黄板或黄皿诱杀、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及防虫网等。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先进的生物制剂防治。 ——化学防治:在农技部门指导下,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采摘前10~15天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农药。
下一篇:沈浩精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