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智慧农业 >    正文

中国农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一、中国农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要想寻找中国农业出路,必须正视现实中的天路。中国农业关系十多亿人吃饭问题,更关系社会稳定大局。既然这么重要,就应该把农业真正当作第一产业,当作第一要务,当作第一责任,维护农业和农民利益,才能巩固和提升农业和农村的地位。一是解决农民不愿种地问题。一方面,政府应鼓励组织农业集团,实行大农场的运作,让有能力的人去经营农业。同时,在不改变现有承包责任制的机制下,强化农民间的合作,让农业产生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提高粮食价格,让农民有利可图。尽管中国粮食价格牵一发而动全身,粮食价格不稳定,会造成社会动荡,但一味压粮食价格,实际上是压大多数的利益,压农业基础,只能会导致矛盾的积压。矛盾长期不释放的话,早晚会出问题;二是解决靠天吃饭问题。由农业部门直接管理各类拨向农业的资金,专款专用,把历史欠账还了,大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解决土地收益问题,严守土地红线,加大政府力度,设法提高粮食产量。

具体做法:城镇化、补贴化、合作化、市场化

二、农村家庭农场补贴标准

水稻种植补贴150元拿局/亩,土地流转费补贴100元/亩等。农村家庭农场补贴的标准,会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地区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春吵补贴标准是按照每亩种植面积来计算的,比如,水扒敏侍稻种植补贴150元/亩,土地流转费补贴100元/亩等。家庭农场种植补贴的发放主要由当地农业部门负责。农民在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后,可以向当地农业部门申请补贴。经过审核后,当地农业部门将补贴款项直接打入农民的银行账户中。

三、100亩地的家庭农场国家有什么补贴

有国家粮食补贴。

国家粮食补贴是对种田农户进行补贴,不是对有田农户进行补贴。粮食补贴与土地承包没有关系,国家只对该田种植者进行补贴。

1、国家粮食补贴分: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

2、补贴品种:小麦、玉米、油菜、棉花(2009年)、水稻(早稻、中稻、晚稻);

3、补贴面积:粮食补贴面积与农资综合补贴面积是指种植小麦、玉米、水稻面积;良种补贴面积是指种植早稻、中稻、晚稻、油菜、棉花(2009年)面积;

4、计算方式:面积乘以当年国家规定各项补贴的标准;

5、发放方式:本区粮食补贴从2005年开始全部纳入“一折通”系统,通过农村商业银行(信用社)存折发放;

6、发放年度:隔年发放,例如,2009年种植的粮食面积,作为2010年粮食补贴面积的依据。

扩展资料:

扶持家庭农场,需要有分量的政策,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山东诸城市专门制定了《鼓励扶持家庭农场建设的暂行办法》,从财政扶持、信贷支持、土地政策等层面健全配套政策。

凡登记认定的家庭农场,可优先承担各类农业项目,优先享受各类支农补贴。家庭农场发展设施农业、流转土地等,可获得市财政扶持和奖补。家庭农场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较同信用等级用户优惠5到10个百分点。

抛开扶持政策不谈,更为重要的是家庭农场被赋予了市场经营主体的地位,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市场竞争。发展家庭农场,可以实现以农户为主体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户整体收入水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粮食补贴

人民网-家庭农场有了“正式户口”

农业补贴分很多种类,有粮食直补、良种和农机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

一般情况是县一级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各村镇统计后,为农户办理一卡通帐户,补贴资金直接打入帐户。

具体执行方式各地有些差别,可以详细咨询当地农业主管部门。

扩展资料:

农业补贴改革

从“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到将“三补贴”(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补贴)整合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再到对渔业油价补贴进行调整。中国中央层面上的农业补贴政策,正在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

农业部介绍,目前中国中央层面上的农业补贴项目有50多种,在接下来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中,对绝大部分的农业补贴政策都将做出大力度的改革、调整。像业内关注的“目标价格”补贴将会由大豆、棉花,扩展至三大主粮,而“三补贴”整合试点将在2016年向全国范围内实施。

目前,中国农业补贴基本上实行的是“普惠制”,下一步改革的大方向,将会向种粮大户、种粮能手和其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简单而言,就是谁种地谁种粮,国家才会给谁补贴。并不是像现在,只要在农村承包了耕地,就能享受各种种地、种粮补贴。

不过,从去年有关部门针对棉花、大豆推出的“目标价格”补贴试点、今年实施的整合“三补贴”试点来看,新的农业补贴改革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

“目标价格”补贴的矛盾在于,从理论上讲,改革的方向很对,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甚至抬高了补贴成本;整合“三补贴”后带来的问题是,拥有承包地的很多农户,都开始筹划着提高农地租金。

前述接近农业部的专家分析表示,虽然“目标价格”补贴、整合“三补贴”两类试点改革,都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但整个农业补贴改革向种粮大户倾斜、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向规模经营倾斜的大方向是对的,未来还需要积累一些试点地区的经验,才能对整个农业补贴政策进行重大改革。

普惠制弊端

目前中央财政对农业实施的各种补贴政策,主要都是以“普惠制”的方式实施。

比如自2002年以来,国家相继实施的良种补贴、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简称“四补贴”),以及2004年以来,陆续推出的粮食最低收购价、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简称“托市政策”)。这些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都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2014年全国两会上表示,2013年仅仅是“四补贴”,中央财政对口农民的直接补贴就高达1600多亿元。

而在实施“托市政策”当中,中央财政为种粮、种地农民,为农村养殖户,所支付的各种补贴性收入,总计数额就更为巨大。如果再加上其它名目繁多的各种农业补贴,现在中央财政每年对农业的补贴已经超过1万亿元。

“四补贴”和“托市政策”实施十多年,目前已经暴露出诸多矛盾和问题。“四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只要是拥有政策性承包地的农民,不管种不种地,种不种粮,每一亩地,每年基本上都可以拿到90元左右的国家补贴。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有的农民拿到补贴后,转身去城里打工了,而靠租地种粮的人,又享受不到种粮种地补贴。

“托市政策”出现的矛盾是,国家逐年提高主要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现在国内包括两家在内的主要农产品价格,都比国际价格高出一大截,而国家储备的粮食又由于各种原因卖不出去,导致国内整个粮食市场出现扭曲,粮油类加工企业叫苦不迭,国家财政也是因此严重受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业补贴

农业补贴分很多种类,有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一般情况是县一级农业主管部门组织,各村镇统计后,为农户办理一卡通帐户,补贴资金直接打入帐户。具体执行方式各地有些差别,你可以详细咨询当地农业主管部门。

全是吹牛的,蛊惑人心,我包几百亩地从没见什么补贴和优惠。

热门推荐
  •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2024-04-17 10:54:01
    一、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计算机,这种...
  • 什么是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
    2024-04-17 11:01:08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和方法,使计算机能够自主地执行任务、学习和做出决...
  •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2024-04-17 10:58:49
    一、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1、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
  •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2024-04-17 10:49:16
    一、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的要求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