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是无冕之王
他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他们关注天下新闻
也被万众睹目敬仰
电视里,你慷慨激昂
嘹亮的声音
在千家万户回荡
简洁的言辞犀利的目光
穿透假、恶、丑的皮囊
织就真、善、美的华裳
在社会大舞台上,你旌歌铁马
如常胜将军,驰骋沙场
神秘也壮美是我为你写就的华章
长大后,我怀着十二分的向往
走到你的身旁
看你如不停旋转的陀螺
为采播新闻辗转于重叠的职场
匆忙的脚步
不是在采访
就是奔波在采访的路上
疲倦的身影常常陪伴漫天星光
累吗?
很多人用辛苦诠释这份职业
你微笑着摇头
执著地热爱着自己的梦想
记者啊,
一支劲笔
手握正义之枪
一组镜头
浓缩人间万象
你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思维闪烁着智慧之光
策划拍摄采访
挖掘一篇篇有价值的新闻
编缉配音制作
传播一曲曲动人的华章
笔尖记录时代
镜头见证发展
荧屏呈现和谐
把乐陵的腾飞写进历史的诗行
是你三年南下
揭开了南义乌北乐陵的篇章
为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当泰山成就了奥运绝唱
是你用最快的反映
聚焦叠报喜迅
撼动67万双手掌
一段段激情的声音
飞扬的文字来自新一中破土动工的现场
是你锁定全市人的目光
寄希望于田野上
在金丝小枣节前后
你徜佯在展示交易于签约仪式的现场
笑迎接踵而至的游客来自四面八方
当滨德济乐高速公路横架彩虹南北
又是你在悄悄变换焦距捕捉精彩瞬间定格经典影像
当全民创业的号角吹响
是你记录下一个个激情创业者的梦想
从品牌农业到科技进步再到外向市场
从生态观光到体育产业再到四德风尚
你驻足生机盎然的田园
走进井然有序的机关
触摸效能建设的脉搏铿锵
一个特色魅力乐陵正在你的守望下成长
一张张城市名片经你的双手传递四面八方
请记住记者的激情飞扬
请记住记者的真情释放
请记住有一种声音永远响亮
请记住有一种职业充满阳光
昂扬的斗志,不变的航向
记者,我在心中永远为你歌唱
青春就像一朵艳丽的花儿
婀娜多姿
青春就像那蓝天上的白云
天真无暇
青春有限
一定要珍惜
何为青春?
是那自由奔放的滔滔江水?
是那广阔无边的大海?
我想不是,
青春是杯浓啡咖,
虽可以使人精神为之振奋,
但仍不免有丝丝的苦涩。
青春是一株无名的小草。
它虽不怎麼起眼,
却经得起风吹雨打。
青春是一把未开锋的宝剑。
只会越磨越利。
我拥有青春,
所以我赞美青春,
我要用我嘶哑的喉咙来歌颂青春,
青春是一个金光四溢的太阳,
给大地带了无限的生机,
它也将因它的起起落落而更加的让人怀念。
让人无法忘记。
我赞美青春,
是因为我拥有,
我歌颂青春是因为它的美好和短暂
乌镇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是个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的古镇,曾名乌墩和青墩,全镇辖13个社区居委会和18个行政村。乌镇地处浙江省桐乡市北端,西临湖州市,北界江苏吴江县,为二省三市交界之处。乌镇原以市河(车溪)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乌镇,属湖州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嘉兴府桐乡县。解放后,市河以西的乌镇划归桐乡县,才统称乌镇。陆上交通有县级公路姚震线贯穿镇区,经姚震公路可与省道盐湖公路、国道320公路、318公路、沪杭高速公路相衔接。乌镇距桐乡市区13公里,距周围嘉兴、湖州、吴江三市分别为27公里、45公里和60公里,距杭州、苏州均为80公里,距上海140公里。从杭州出发走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 乌镇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一条流水贯穿全镇,它以水为街,以岸为市,两岸房屋建筑全面向河水,形成了水乡迷人的风光。水中不时有乌篷船依呀往返;岸边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乌镇最著名的产品有三:三白酒系纯粮酿造,工艺古朴,酒香醇厚,饮后三日不绝于口;蜡染花布蓝白相间,点缀出江南特有风情;姑嫂饼香酥脆甜声名远播四海。乌镇是中国江南的封面,传承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淳朴秀美的水乡风景、风味独特的美食佳肴、缤纷多彩的民俗节日、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亘古不变的生活方式使乌镇成为了东方古老文明的活化石。智慧的传承伴随脉脉书香,在这儿展现一幅迷人的历史画卷。
具典型江南水乡特征的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组织起水阁、桥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独具江南韵味的建筑因素,体现了中国古典民居“以和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一、总体格局
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这个水网体系联结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地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问题。
在乌镇的布局中,由于历史上曾地跨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加之吴越文化的积累、沉淀,观念上明显受中国传统儒文化和运河商业文化的影响。儒文化对营建中流行的风水学说等往往是排斥的,故而很少见常因风水而设的斜门左道,为避免气冲而立的屏墙、照壁,或当路放置的“泰山石敢当”等符镇,而是多轴线明确、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
另有访庐阁茶馆、高公生糟坊、宏源泰染坊等商业建筑,汇源典当行在常丰街,当街一个墨黑的“当”字,1.8米高的柜台,有着浓郁的商业氛围。这也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有很大的不同。
二、水阁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
乌镇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唉乃,飘然而过……”
传说水阁是由一位机智的豆腐倌的违章建筑而来,可是随着时间的迁移,许多历史都已烟消云散,唯有这集生活的实用与享受于一体的建筑形式因着人们的喜爱而得以保存和延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虽然它没有奢华,难比高楼。有了水阁,乌镇的人与水更为亲密;有了水阁,乌镇的风貌更有韵味;有了水阁,乌镇的气质更为悠雅;有了水阁,乌镇的历史添了一份委婉。水阁是乌镇的独创,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碧水蜿蜒,小桥流影,橹声唉乃中看水阁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看水乡人在水阁中起居住行,听古镇人乡音叫唤此起彼伏。乌镇的水阁正已它独特的韵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三、小桥流水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其中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中市及东栅有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有福兴桥和浮澜桥;北栅有梯云桥和利济桥。
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朝南) “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朝北)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四、石板小巷
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作为历史古镇,乌镇无论是整个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走进这个充满了农业文化氛围的古镇,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比如我见过雕上一个瓶,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用以系船。
上一篇:香洲田园城国盛花园怎么样
下一篇:平凡的世界(三) 第3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