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是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它利用生物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多物种共存、多层次配置和多级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实现高效的资源利用。这种农业模式强调通过合理组装,充分利用光、热、水、肥、气等资源,以及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在不同层次同时进行生产。立体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还能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具体来说,立体农业可以在地面上、地下、水面和空中,甚至在前方和后方,同时或交错进行生产。例如,在葡萄地里可以种植草莓,草莓收获后可以种植蔬菜。这种多层次的种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还能增加作物的多样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鸭河口库区提供了一个立体农业的典型实例。在水库的水面上,可以发展网箱养鱼、银鱼养殖和库汊养鱼开发。而在环库区域,则可以发展猪鸡水禽立体养殖。这种模式不仅充分利用了水域和陆地资源,还实现了养殖与种植的有机结合,提高了整体经济效益。
立体农业还强调粗细配套,通过组装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产优质生产系统,来实现最大经济效益。通过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时间,如葡萄地里种草莓,草莓收后种菜,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差,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通过多层次配置,如地上种植农作物,地下种植菌类,水面养殖鱼类,空中养禽类,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总之,立体农业是一种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空间,实现多物种共存和多层次配置,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8年级下生物复习资料
下一篇:现代农业绿色防控有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