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业圣典》
艾尔伯特·霍华德(Albert Howard)所著,李季翻译的《农业圣典》是公认的经典之作。该书是有机农业领域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集大成者,涵盖了土壤学、作物学、植物病害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霍华德基于对东方农业实践的深入研究,提出了“混合种植”、“种养平衡”和“肥力保持”等观点,这些为全球农业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本指导。书中详细介绍了印多尔堆肥工艺,为堆肥工业化奠定了科学基础。此外,关于动植物和人类健康的论述,将传统农业的价值提升到社会繁荣和持续发展的高度。《农业圣典》对土壤健康、水土保持、病害控制、持续农业、食品营养和人类健康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农业工作者的案头必备,也是生态农业科研教学人员和政府管理人员的宝贵参考。
2. 《我国农业政策补贴速查手册》
何忠伟、曹暕、罗永华联合编写的《我国农业政策补贴速查手册》重点介绍了我国当前农业补贴政策的八种基本类型,并深入分析了各补贴政策的关键点。书中还具体说明了补贴领取流程,并附上了实际案例,方便读者学习和参考。
3. 《生态农场纪实》
蒋高明的《生态农场纪实》记录了一个科研性生态农场的实践之路,展现了中国三十年社会变化对传统农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作者和一群科研工作者身体力行,实践了生态农业的理念,用数据证明了生态农业不仅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还能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
4. 《狂吃十万亿:中国农产品高附加值成长模式》
韩志辉在其著作《狂吃十万亿:中国农产品食品高附加值成长模式》中,基于对中国农业的系统研究,探讨了中国农业如何在中国广阔的市场背景下,发挥地缘优势,成为农业大市场中的赢家。书中系统地讨论了如何提升农产品和食品企业的附加值,提供了农产品及食品企业“狂吃十万亿”的解决方案。
5.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研究》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的著作,分析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了不同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规律和经验。书中界定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和科学内涵,提出了政策体系和框架,对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