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智慧农业 >    正文

什么是生态平衡?

一、生态平衡的现象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有生有死,有迁入也有迁出,因此,各种生物的数量、比例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各种生物之间通过相互的种种作用,在各自的数量和比例上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时,就叫做生态平衡。

二、生态平衡的保持与破坏

1、生态平衡的保持:

生态系统具有维持自身相对平衡的能力。这种自动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成分、结构有关。例如,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的苔藓和地衣如果受到重大损伤,整个生态系统就有可能崩溃。因为那里的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其他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依靠苔藓和地衣来维持生活的。相反,在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因为生物种类繁多,食物链也多,如果其中的某种草食动物大量减少甚至灭绝,还可以由其他食物链中的草食动物来代替,依然可以维持这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不过,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无论怎样强,也总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外来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2、生态平衡的破坏:

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指自然界发生的异常变化,或自然界本来就存在的对于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例如火山爆发、山崩海啸、水旱灾害、地震、台风和流行病等。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指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和自然环境被破坏。人类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不断地从环境中索取大量的自然资源,常常达到掠夺的程度;同时,又向环境中排出大量的废气和某些物质污染环境。战争也破坏生态平衡,例如1991年海湾战争中,大量排放石油到海洋和燃烧石油,使周围海域和一部分地区,受到灾难性的石油污染和空气污染,造成生态平衡不同程度的破坏,给生物和人类带来灾难。

三、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能否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不仅关系到某些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也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与生存。因此,人们要弄清自然环境中各类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它们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地使它们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我们在改造自然和进行工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意遵循生态平衡的规律,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切实有效的措施,以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使有限的自然资源,在有计划的更新过程中,能持续地发挥它的作用。

植树造林,园林绿化,是保持生态平衡的一项重要措施,应当发动群众,齐抓共管。要逐年绿化荒山空地,制止破坏森林、破坏绿化的违法行为。只有这样,才能逐步营造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优良生态环境。

热门推荐
  •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2024-04-17 10:54:01
    一、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计算机,这种...
  • 什么是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
    2024-04-17 11:01:08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和方法,使计算机能够自主地执行任务、学习和做出决...
  •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2024-04-17 10:58:49
    一、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1、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
  •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2024-04-17 10:49:16
    一、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的要求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