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农业大棚是集太阳能光伏发电、智能温控系统、现代高科技种植为一体的温室大棚,大棚采用钢制骨架,上覆盖太阳能光伏组件,同时保证太阳能光伏发电和整个温室大棚农作物的采光需求。太阳能光伏所发电量,可以支持大棚的灌溉系统,对植物进行补光、解决温室大棚冬季供暖需求,提高大棚温度,促使农作物快速生长。
以一个20MW的光伏项目为例,光伏大棚的建设内容包含:光伏系统的建设安装费用、项目土地费用、农业大棚本体的建造费用、接入系统费用,合计约12470元/kW。
测算参数设置:考虑土地租赁费用:每年1200元/亩;电价为1.2元/kWh;项目动态总投资为24941.02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总额为1160.32万元,缴纳增值税总额为13328.02万元。
采用以上参数,测算结果如下:
建成大棚后出租,假定出租收入为每年1200元/亩,项目融资前税前内部收益率为8.93%,资本金税后内部收益率为10.70%。投资回收期为10.11年。
建成大棚后不出租,项目融资前税前内部收益率为8.55%,资本金税后内部收益率为9.43%,投资回收期为10.39年。
项目发电如果可以全部并网消纳,企业在缴纳光伏大棚土地费用后,仍可以保持大于8%的内部收益率。
农合物联网在温室大棚中的作用主要就是能够实时监控温室内的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蔬菜生长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变化,来控制温室风口的开关、卷帘机的升降、滴管或者微灌的开关和流速等等,从而达到控制温室内环境、蔬菜生长环境的目的。
智能温室也称作自动化温室,是指配备了由计算机控制的可移动天窗、遮阳系统、保温、湿窗帘/风扇降温系统、喷滴灌系统或滴灌系统、移动苗床等自动化设施,基于农业温室环境的高科技“智能”温室。智能温室的控制一般由信号采集系统、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温室大棚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根据温室大棚内的温湿度、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等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利用RS485总线将传感器信息送给485转232的转换器,接到上位计算机上进行显示,报警,查询。监控中心将收到的采样数据以表格形式显示和存储,然后将其与设定的报警值相比较,若实测值超出设定范围,则通过屏幕显示报警或语音报警,并打印记录。与此同时,监控中心可向现场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监测仪根据指令控制风机、水泵等设备进行降温除湿等操作,以保证温室内作物的生长环境。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报警指令来启动现场监测仪上的声光报警装置,通知温室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来确保温室内的环境正常。
你指的是温室种植监控系统吧,对于规模化的温室种植而言,借助人工管理需要大量人手和时间,并且存在难以避免的人工误差。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真正实现了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生产自动化、农业管理智能化,使温室大棚种植可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省人力、降低人工误差、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现温室种植的高效和精准化管理。托普温室种植监控系统,改变了传统温室种植管理在技术上的桎梏状态。
托普温室种植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数据采集
通过物联网系统可连接传感器采集土壤温度、湿度、养分含量(N、P、K)、PH值、降水量、空气温湿度、气压、光照强度、植物营养指标(养分、水分、微量元素等)以及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叶面积指数、植被指数、叶湿、叶温、水势、茎流、呼吸等)来获得作物生长的最佳条件,并根据参数变化实时调控或自动控制温控系统、灌溉系统等;
2、智能控制
通过无线传输,连接控制室与控制柜,操作控制室内中控台,即可一键式控制温室大棚内的风机、外遮阳、内遮阳、喷滴灌、侧窗、湿帘或大田内的水肥喷灌等,实现远程化管理。
3、智能手机控制
手机控制是农业物联网控制系统的另一种便捷控制方式,用户预先在智能手机上下载物联网系统,通过手机上的C/S客户端,用户可以远程查看监测参数和农机使用情况,还可以分析数据,改变管理方式。
4、软件平台
托普农业物联网软件平台不只是一个操作平台,而是一个庞大的管理体系,是用户在实现农业运营中使用的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控制系统。在这个平台上,用户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实现信息智能化监测和自动化操作,有效整合内外部资源、提高利用效率。
因为陈本比较高,我们国家都是小农,耕地比较分散,年纪小,不适合用温室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