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云平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
1、农业物联网云平台: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为种植户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管理方式,可以更好地掌握大棚内部环境变化情况,对设施进行遥控操作。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致力于加强对各类生产流程中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把关工作,在保证消费者健康饮食权益基础上推动整个行业向着可持续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农业大数据平台就是利用气候及土壤大数据,提供农户最佳化的栽种管理决策,协助农民有效管理其农地,并让农民从每一颗种子中提取最高的价值;
简单来说,农夫可以透过移动装置快速进行数据分析,并借此分析结果优化资源及提高效益。除Climate FieldView平台外,MySmartFarm、FarmLogs等也都是大数据在农业应用中的实例。
农业大数据运用将会是解决未来人类对粮食需求的解药,透过物联网及云端运算之应用,农业大数据下的精准农业,预期将能减少农业对环境生态的负面影响,并透过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预测,提出最适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提高粮食的产量,另一方面则减少生产资源的错置与浪费,进而在未来有效地回应人类对粮食的需求。
从最初的出发点,农业大数据是可以利用卫星遥感、气象和土地等数据集成天气、病虫害、成长监测等到种植管理计划中,并能够进行作物产量和生长趋势预测;
从标准化农场的规模化和自动化产业运营的角度,农业大数据是可以结合自动化农机、IoT的智慧农业等进行辅助决策分析;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可以进行农产业的产品创新和垂直市场的深入开发;
通过大数据来支撑农产品的品质控制和种植生产等数据与农产品零售和食品零售的数据交换和追溯;
基于大数据来进行农业的一二三产的价值链整合,谁先掌握更多的大数据谁更容易建立产业链的首发优势;
通过丰富和全面的大数据来支撑农产品品牌的打造和IP化;
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农业的大数据而大数据是没有用的,一定要结合农业的实际应用场景来采集、利用和算法分析,也就是要让“量”大的大数据变成“厚实”应用场景的大数据。
现在的农业大数据大多是从数据源入手,比如天上的卫星遥感、地下的土地设备等,但缺少实际的农业应用场景,导致数据很难直接进行价值转化落地,农业的大数据不只是天上的、地下的能够解决,更关键是地面部队,地面推进。农机,也没有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农场或者基地,而农场和农产品的交易平台也没有完全实现,这就意味着农业大数据的道路还很漫长。
上一篇:智慧农业股属于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