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在学校边上就弄快餐、套餐等
2.弄个特色菜低价酬宾(其他照旧即可)。
3.弄点打折卡。(消费满多少元发放相应的酬宾卷)
4.根据时令,做出饭店的相应发展方向。
一. 权利和义务对立统一。
二. 权利和义务相互依赖
三. 权利可以放弃,义务不可放弃。
四. 权利和义务是一种对应关系。
五. 有时有些权利本身也是义务。
(四)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1、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应尽义务是统一的。
2、权利和义务互相依存。
3、权利和义务彼此结合。
4、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联系,也相互区别。二者的联系表现在,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相互依存,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二者相互依存,不能分离,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就是法律上常说的“权利义务相一致”。
其实马克思说这句话的基础是民法。民法上最能体现这一点。例如,甲乙订立一个合同。约定甲卖给乙一块手表,乙给甲1000块钱。那么,在这个合同中,甲的权利是向乙请求1000块钱的给付,而乙的权利是向甲请求一块手表的交付。那么,甲有他的权利的同时也有向乙交付符合约定的手表的义务;而乙有他的权利的同时也有向甲支付1000块钱的义务。
或者说所有权。所有权人对所有物有绝对的支配权利。但是这样的权利就没有义务相随了么?例如,我有一栋房子,按照所有权人的权利,我可以对这个房子随意使用和处分。但是,我难道可以将这栋房子改造成毒品加工厂么?所以,即使是找不到相对人的绝对支配的所有权也附随着义务,即对社会的义务,不利用我的权利为违反法律和公共秩序、善良风俗的行为。
5、 如何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不允许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分民的某些权利 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例如劳动),权利 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就能激发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他们自觉履行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有利于国家的富强昌盛,公民的权利就能获得更多的保障。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是一致的(合一性)。《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是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互相结合的(对等性),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三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制约性)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本质上反映了公民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间的关系。
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合一性.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例如:我国宪法规定,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二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既权利和义务相佯而生,二者是对等的.公民所尽义务越多,即对社会的贡献越大,他所享受的权利也就越充分.
三是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制约性.公民所享有权利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受义务的制约 .如果不履行义务就不可能享有权利.
关于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有一个著名论断:“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明,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不受限制的。无论是宏观上的权利,还是微观上的具体权利,都只能活动于一定的界限之内。当我们作为权利享有者行使权利的同时,也应切记自己还是义务的履行者,这样才能获得意义上获得自由。可见,我们在强调权利意识的同时,也要不断强化的履行责任的义务意识。权利和义务都是有限度的,享有权利超过限度就不为制度所保护,甚至可能构成“越权”或“滥用权利”,而要求义务人作出超出“义务”范围的行为,同样所禁止的。在权利和义务的资源分配上,权利人不可能永远无限制地享有社会利益,义务人也不可能永远承担社会的不利和损害,权利人在享受权利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处于制度的统一体中,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二者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不存在,另一方也不可能存在,
一定要管理好企业的人事部和财务部.员工是一个企业的基础.要在工人阶级里树立团队精神,要为员工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要让员工明白.努力工作换来的不仅仅工资
.
价格是超市渠道的敏感话题,消费者来这里期望能低价购物,超市之间的竞争焦点也是价格。
超市经营管理对策:
(1)产品尽可能多、尽可能醒目的明码标价;
(2)特价促销;
(3)加强陈列效果,规划传播策略,提升品牌形象,增加产品附加值,使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4)合理降低经营费用,强化成本优势。
特点2:自选式购物,场地大、陈列面大。
对策:
(1)许多消费者是冲动性消费,因此生动化(陈列、店头广宣)是业务要点;
(2)尽可能大、尽可能多、尽可能美观而且风格一致做堆头、端架、货架陈列;
(3)陈列模范店;
(4)生动化比赛(业务员之间、超市之间)。
特点3:超市管理正规,仓储、财务、店面营运、产品定价均为分部门、分权执行。且绝大多数超市对供应商实行月结政策,大卖场霸气十足,随时可找个理由(如节日、店庆等)要求供应商赞助。
对策:
(1)仓储经理、营业经理、财务经理、柜组长、库管、财务出纳是超市运作的关键人物,跑超市的业务代表应具备相当的公关、人际协调能力,受过专门业务知识训练,技能良好;
(2)多与超市搞联合SP,增进双方合作关系(促销应注意考虑双方利益);
(3)在连锁超市评选销量最大或销量超额率最高的冠军店,给予该店经理及员工奖励;
(4)特殊节日(圣诞节、复活节、情人节)为超市提供带本公司标志的圣诞树、灯塔、拱门等饰物;
(5)消费者在该超市购物满′′元送本公司礼品一份;
(6)超市庆典(如店庆)提供特价、免费产品等;
(7)尽供应商本分,做好售后服务;
(8)合同签订要专业、严谨;
(9)吸纳超市运作的专业人才,进行现有业务人员专题培训;
(10)教育并要求超市业务人员(包括理货员、促销员、业代)工作过程中须考虑超市的利益,避免给店方制造麻烦,如:A、促销、理货人员须统一着装、注意仪表、规范行为举止;B、产品、促销品码放整齐有序、手绘POP整洁美观;C、较大量的生动化任务(如打堆头)避免在超市高峰期进行,如有需要可执行夜间生动化工作。
(11)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店方员工做力所能及的事。
特点4:超市多有相对较大的库存面积,存货品种多、数量大,容易混乱,超市送货接货的时效性很强,入库手续较正规、较复杂。
对策:
(1)与库管、仓储经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把自己的产品摆在仓库最外边——最容易拿到的地方,请仓储人员多加关照;
(2)高频率回访、做库存管理,防止断货,促成超市仓储人员对本公司产品库存量投入更多关注;
(3)与柜组长保持良好关系,促使他们及时向超市总配部门调货并上货,保证货架的安全库存;
(4)了解、掌握超市的收货习惯,如有需要,提供夜间送货服务。
特点5:到超市购物时消费者90%以上是准备买回去作家庭消费(或店外;未来消费),多为定期采购生活用品。
对策:
(1)既然是家庭消费——我们就要力推大包装,方便消费者全家共享;
(2)既然是计划性定期购买——我们就要力推多支产品包装(如:半打包装、三联包、捆扎销售、礼品包等),以方便他们携带,又可以促成他们的扩张性消费(家里放的产品越多,就消费得越多);
(3)制订多包装的促销价——鼓励消费者一次性购买多一点。
特点6:采购者多以女性、主妇、家属为主。
对策:
POP、告知牌的宣传风格应和这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特点相符(如卡通式POP、生动有趣的摇摇牌、醒目抢眼的促销价与原价的对比等)。
特点7:超市对产品期望的不仅是利润,更重要的是对店内客流量的带动,以及本超市低价形象的树立。超市周末人流量是平时的1.7—2.5倍,周五—周日是超市的“促销期”。
对策:
与超市谈判的利器——本厂在贵店的促销活动排期表。
促销主题与促销费用控制
(1)、新品推广——作为广告、市场费用的一种投入方式,A&P比在15%—30%之间;
(2)、成熟品牌推广——依据预估销量列支促销费用(以5%—15%为界)。
(3)、例:预估在′′超市作促销期间可销售1000箱饮料(每箱45元)。
特点8:每个超市都有他自己或多或少的特点。
对策:
对重点超市投入更多关注,设立具体的营销策略,包括内容如下:
(1)配送体制:根据该超市的仓储、流速、收货习惯等决定该超市的个案配送方式,如:一周三次、夜间送货;让经销商送货(经销商与该超市采购经里有良好关系,无帐款风险)
(2)设备计划:根据该超市具体情况决定设备投入计划。如:某超市地处大学区,且店内快餐区较大,则应重点投入立式展柜、现调机等设备。
(3)产品与包装计划:如:某超市地处闹市,60%以上的购买者是步行的,我们供的包装就应该方便他们步行携带。
(4)其他:包括定价、促销品、广宣品投入计划
上一篇:如何开展培训效果评估
下一篇:我国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