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震中区:先捂住口鼻
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左右的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并在12秒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和坚固的家具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室内:角落处躲避不要乘电梯
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内,就呆在里面,将火熄灭,远离玻璃特别是大的窗户(包括镜子等)。屋中的角落或有好的支撑的内部门道和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是最好的避难处,因为较低的地面或地下室或许能提供最好的存活机会。躲进桌底或别的坚固的家具下,这不仅能给你提供防护,而且也有较大的呼吸空间。同时,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在户外:远离高大建筑
在户外时就平躺在地面,不要跑,不然会摔倒,也可能被裂缝所吞没。要远离高大建筑、高压线及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不要往地下走或进入坑道,这会导致被困。如你已经准备到户外,就别返回建筑物内。到山顶更安全。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发生后即向桥头移动。
在车中:紧急刹车蹲伏于座位下
正在行驶的车辆应紧急刹车,尽可能快和安全地停车。蹲伏于座位下,如果有东西落在车上,你将会得到保护。当震动停止下来,注意观察障碍物和可能出现的危险:破坏了的电缆、破损的道路和坍陷的桥梁。
在工作间:关掉电源闸
应迅速关掉电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机器、设备、办公家具或事先建立的“安全岛”内避震,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在公共场所:择物躲避
如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要保持冷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等物)躲避,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尤其是在商店时,远离大的货物展厅,这些货物可能会倒下来。
地震发生后
自救:遇险时坚定求生信念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人员,即使身体不受伤,也有可能产生恐惧心理,因此,震后首先要坚定求生信念,相信能脱离险地。
其次,在地震后,要注意倒塌房屋烟尘呛闷窒息的危险,应用衣服或衣袖等捂住口鼻,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另外,还应想法将手与脚挣脱开来,并利用双手和可以活动的其他部位清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砖块、木头等支撑住可能塌落的重物,尽量将“安全空间”扩大些,保持足够的空气呼吸。
无力脱险自救时,应尽量减少体力的消耗,坚持的时间越长,得救的可能性越大。一般情况下,被压在废墟里的人听外面的人声音比较清楚,而外面的人对里面发出的声音则不容易听见。因此,要静卧,保持体力,只有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喊,或敲击管道、墙壁等一切能使外界听到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救人:应先从最近处救起
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所以,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只要在最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抢救他们,以节约时间,减少伤亡。
营救他人时应先确定伤员的头部位置,使头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内的尘土,再使胸腹部暴露。如有窒息,应及时施以人工呼吸,有些伤势不重者,可帮他暴露头部和胸腹部后,让其自救脱离险境,这样可以争取时间抢救更多的人。凡伤者不能自行出来的,不要强拉硬拖,应尽量充分暴露全身后才可扒出。
震后初期的抢救工作,大多采取手挖肩扛。若利用工具,如铲、铁杆、锤子、凿子、斧、木棍等,一定要注意安全。在挖到人时不可用利器刨挖,最好用手一点点地抠。
现场抢救中,力争及早除去伤员身上或伤肢上的重物,立即固定伤肢,不要拉扯被压埋者,以免造成新的损伤;抬伤员不能一人抬手,一人抬腿,扭曲身体,以免造成伤员瘫痪,应用竹木床板、担架运送伤员。
在黑暗处呆的时间长的人,出来后要避免强光刺激。长时间处于饥饿的人,不能一下子喂给过多食物。
需要买什么样的家具?现在什么材质的都可以在淘宝上买到的,质量与价格都比较不错。
佛山怡家家居馆,希望你们可以买到称心的家具,祝你们百年好合!
防灾逃生的技能:
如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尽快撤离险地。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相互拥挤、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注意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要尽量向楼下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要尽快撤离。不要因害羞或顾及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再次要避开浓烟,蒙鼻匍匐前进。地震逃生不要乘坐电梯。在高层建筑中,电梯的供电系统在地震时随时会断电或挤压使电梯变形而使人被困在电梯内,同时由于电梯井犹如贯通的烟囱般直通各楼层,灰尘及有毒的烟雾会直接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命。
火灾逃生需防止火场浓烟呛人。可采用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的办法。烟气较空气轻而飘于上部,贴近地面撤离是避免烟气吸入、滤去毒气的最佳方法。穿过烟火封锁区可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再冲出去。发生火灾时还可自制救生绳索来逃离,可利用身边的绳索或床单、窗帘、衣服等自制简易救生绳,从窗台或阳台沿绳滑到下面楼层或地面,安全逃生。
跌落伤害该怎样救护
地震等自然灾害中逃生,常常会发生跌落伤害。一旦发现有人发生跌落受伤,要注意采取以下救护方法:
跌落者有四肢受伤的,要立即停止活动。若脚部受伤,应坐在地上,将脚抬高至胸部以上,尽快冷敷,以减轻痛苦。
跌落者骨折时应避免随意移动伤员。骨折一般都有疼痛、肿胀、畸形、功能障碍等症状,应先止血,再用木板、厚纸板等加以固定;用担架送至医院,或呼叫120到现场救治。
跌落者有颅脑伤或颈、腰椎损伤的要保持安静平卧,不可搬动,尽快呼叫120现场抢救。
发生器械伤害时该怎样救护
灾害中逃生,有可能发生身体不慎被锐器伤害,这时应注意采取以下救护方法:
根据伤情立即处理好伤口。骨折者可进行小夹板包扎,立即运送医院;金属物刺伤等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内脏损伤者速送医院抢救。
小伤口处理,可用碘酒涂搽:残留异物,用消毒镊子取出。伤口在1厘米内,将沿边对齐,用消毒纱布或干净棉布压迫包扎,或用创可贴。
若被钉子刺伤,伤口小而深,极易闭合。应将钉子拔出后,要挤血排污,去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并用消炎药。
伤口要及时止血,伤口渗血可用纱布压住伤口止血;伤口较深,用绷带包扎压迫止血;四肢伤口较大出血,用止血带捆绑止血,速送医院救治。
手和前臂有损伤的,包扎后用三角巾等将胳膊吊在脖子上,有利止血。
如何避免触电
地震等自然灾害中逃生,还要注意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尤其夏季气温高,湿度重,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性能下降,而人体又大量出汗,地震等自然灾害中逃生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为避免发生触电,应注意以下防护:
地震等自然灾害中逃生,决不要触碰电器,不要去开电器开关。若发现身边有人触电,如可能先要赶快拉掉电源开关,可用干燥的竹竿、木棍拨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电器用具,绝不能使用铁器或潮湿的棍棒;如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用具,救护者可站在干燥木板上或穿上不带钉子的胶底鞋,用一只手,千万不能同时用两只手,去拉触电者的干燥衣服,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要避免人与电器设备、电线等直接接触,尤其是手上还流着汗决不要触碰电器或直接移动电器设备。
接触高频噪声该注意些什么
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常会引起高频噪声,如强烈震动各种物品发出的声响,海啸声等。平时操作机器接触高频噪声等。接触高频噪声对人体的影响,不但能引起听觉损害,还会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引起不良影响。可出现头昏、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激动、耳鸣、耳痛、心悸、心律不齐、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致噪声性耳聋。
可增加选用应对的食物提高防范高频噪声的能力。平时应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类、肉类、蛋类、禽类,每日可选食一二种。可选豆类(黄豆、绿豆、红豆)或豆制品。宜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柑、橙、草莓、猕猴桃、山楂、刺梨及新鲜蔬菜以及富含B族维生素的红萝卜等。适当饮用含咖啡因的茶、咖啡等,这类饮料有保护听觉系统作用,可减轻噪声对听力的影响。
灾后防止腰腿痛
地震等自然灾害中逃生,由于四肢肌肉受压、长时间弯腰或蹲位,容易发生腰腿痛,疼痛多在逃生以后,或参加营救体力劳动劳累后。因此,治疗的同时,采取饮食上保健也有效。
宜用酒、酒精搽抹腰腿疼痛处,饮少量低度酒,如米酒、黄酒等活络。宜多食狗肉、羊肉、牛肉、虾、核桃、枸杞、韭菜等具有壮腰补肾之功效的食物。宜多食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食物,如木瓜、丝瓜、芝麻、山楂、葵花子等。还应特别强调,在灾后发生腰腿痛后遗症应在饮食上忌食生冷的瓜果及寒性黏滞性的食物。
上一篇:家居装修有哪几种风格
下一篇:烟熏墙面怎么才能刷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