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易在智能家居行业挺有地位的,可以考虑一下。
短期来看,智能家居相对比传统家具会处于并存的情况;长期来看,传统家具都会渐渐的变得智能化,对传统家具的影响肯定是有的。在智能家居的市场成长期,由于硬件的联网普遍已经解决,场景交互的云端计算也普遍解决,场景联动的体验痛点正在逐步解决。ORVIBO欧瑞博、Mi小米等中国创新型公司的实战经历显示,在新消费时代,智能家居的突破口基本上不取决于智能化功能的实现程度,而取决于智能硬件的工业设计和场景体验的简洁交互。
百思易智生产100多种智能单品,组成22个智能系统,比较可靠,运营成本比较低。
这个不太好说,还是要看你个人的需求,但是有一说一,云起智能家居产品之前的客户都是大牌,而且领域也很广,可以试一下。
智能家居吧总结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物联网,在家庭里的应用。
举几个例子吧,比如你下班回家在路上,通过手机发送消息,让家里的智能家居设别自动开空调,煮饭,回家时就可以享受冷气了。
远程操作
前瞻网摘要:美国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70%,日本为60%。2012年,我国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2.61%。我国智能建筑起步于1990年,比美国晚了6年,比日本晚4年,通过对比美国和日本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前瞻预计未来我国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仍将保持每年3个百分点左右的提升速度,到2018年,我国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列有望达到53%左右。
果从广义的建筑来看,智能家居设备主要应用在智能建筑之中。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潜力极大,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其产业带动作用更是不容小觑。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美国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70%,日本为60%。2012年,我国智能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2.61%。
我国智能建筑起步于1990年,比美国晚了6年,比日本晚4年,通过对比美国和日本智能建筑的发展历程,前瞻预计未来我国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仍将保持每年3个百分点左右的提升速度,到2018年,我国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列有望达到53%左右。
2007-2011年,我国建筑业新开工面积年均增速在11.78%左右,前瞻以此增速来推算2013-2018年我国建筑业新开工面积;2012年,我国智能建筑系统的平均造价在67.24元/平方米左右,前瞻在此暂不考虑未来智能建筑规模化效应带来的单价下降以及通货膨胀因素,以此单价来推算2013-2018年的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规模。通过推算可以发现,2013-2018年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以上;到2018年,我国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将高达3331亿元左右。
从狭义的智能家居设备应用来看,主要集中在商品住宅市场,其中别墅及高档公寓的应用比例处于较高的水平。2004-2012年,我国的居住建筑面积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长速度稳定在4%左右。据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的数据测算,截至2012年底,我国居住建筑面积超过334.50亿平方米。
我国的居住建筑面积在2003年减少了7.53亿平方米,2003年之后除2007年外,每年新增的居住建筑面积比较稳定。2007年,我国新增居住建筑面积28.42亿平方米,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的最大值。我国近四年来的居住建筑面积保持平均年增长11亿平方米左右的稳定趋势。
上一篇:智能家居行业怎么样
下一篇:现在装修智能家居房子大约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