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智慧教育 >    正文

做研究性学习需要做哪些事??还需有什么工作??

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1、基本原则

(1)选题必须具有实际价值

a、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情,是否有利于促进自己身心的全面发展;

b、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科学原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在相应的科学知识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选题必须具有科学性

a、选定的问题要有科学性;

b、选题的事实依据,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验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依据;

c、选题以科学理论为依据,即有理论基础。

(3)选题必须具体而明确

只有对问题有清晰透彻的了解,才能有效地把握研究的对象和方向,因此,不宜把课题选得太宽、太大、太复杂。

(4)选题要新颖和有独创性

要做到选题新颖,就要把研究课题的选择放在了解有关学科领域过去的实践成果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任何新发展、新突破都是不可能的。

(5)选题必须具备可行性

a、客观条件。首先具备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技术、人力准备等客观条件外;其次还需要有科学上的可能性。

b、主观条件:要权衡研究者自身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特长的课题。

c、时机问题。

选题既要善于抓住新课题,又要注意把握研究的时机。只有把握好问题研究的时机,才更容易获得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研究性学习课题方案的制订

设计课题方案实际上是学生对整个研究活动的全面规划的过程。它包含“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目的”、“各阶段活动安排”(包括各研究阶段的预期时间、主要任务、研究方法和预期阶段目标)、所需“研究条件”、“预期研究成果”以及“家长意见”、“教师意见”等。

三、课题研究的开题评价

课题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科学合理,在正式开题研究之前,还应进行充分的论证。评价标准包括三方面:

1、研究课题的选择(占40%)

(1)课题名的文字表述简洁、准确、明了;

(2)选题具有事实依据或理论依据,符合科学的原理和事物发展的规律;

(3)选题符合自己及现实的主客观条件,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

(4)选题能使学习反映出对自己原有认识水平的突破,具有创新性。

2、课题方案的制订。(占40%)

(1)对课题的研究目的明确、目标具体;

(2)对课题研究内容(课题概述)的文字表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3)课题的各个研究阶段的任务明确,安排周密,分工具体;

(4)课题研究方法的选择恰当,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3、方案的陈述与答辩。(占20%)

(1)陈述人对本组课题方案熟悉,胸有成竹,语言表述清楚;

(2)陈述人及小组成员能正确回答指导老师及同学们的提问,有应变能力,能自圆其说。

各课题小组根据师生们论证后提出的意见,进一步地修改和完善课题方案。

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管理

它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学校对课程的管理。

(一)文献检索概况

文献是把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音像等手段录下来的有价值的典籍,包括各种手稿、书籍、报刊、文物、影片、录音录像、磁带、幻灯片及缩微胶片等。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方法,从浩繁的文献中查找自己所需文献和信息的过程,就叫文献检索。

(二)文献检索的类型

1、以检索手段和方式进行划分

(1)手工检索,包括工具书刊检索和非工具书刊检索。

(2)计算机检索。

2、以检索的课题性质进行划分

(1)数据检索,指获知某些数据或事实的检索。

(2)书目检索,指为了查找某种文献的线索,其所要查检的是某个专门研究课题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3、分类途径

指按课题内容的学科分类体系进行文献检索。

4、主题途径

从文献资料中抽出代表内容实质的主题词或派生的关键词,按字顺序排列起来,从主题角度进行查找的途径。

5、文献检索的方法

(1)顺查法;(2)逆查法;(3)分段法;(4)扩展法(根据夹注、参考文献等扩大线索查找)。

6、检索注意事项

(1)要注意将综合性工具书和专业性工具书配合使用;

(2)先易后难,逐步扩大检索线索;

(3)书本或检索工具和期刊或检索工具互相补充;

(4)专指类目和相关类目不可偏废。

(三)文献检索记录表

包括学生对检索工具的选择、检索目的、设计检索途径、重要文献资料的索引及检索工作小结等各项内容。

(四)怎样进行实验和观察

1、科学观察法

(1)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和全面性;

(2)不放过任何偶然发生的意外现象;

(3)要重视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和观察力。

2、科学实验法

(1)科学实验的作用;

(2)科学实验的分类:

a、定性实验。用来判定实验对象的性质及其外部联系,影响性质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活动。

b、定量实验。用来测定研究对象的量,以及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并据此可求出经验公式、经验定律的研究活动。

c、析因实验。由已知结果去寻找未知原因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d、对照实验。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提示对象某种特性的研究方法。

3、科学实验的要求

(1)要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做好实验的准备;

(2)具备良好的实验操作技能;

(3)正确处理和分析实验所得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4、研究性学习的实验观察记录表

它包括组织活动的时间、活动的地点、活动的主持人、参与活动的成员、所需的仪器设备、实验或观察的目的、实验或观察的过程记录及实验或观察活动的小结等内容。

(五)怎样开展调查访问活动

1、科学调查法

通过对原始材料的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材料,从而形成科学认识的一种研究方法。

2、科学调查的要求

(1)调查要尽可能广泛、全面,从各个方面听取意见,收集材料;

(2)坚持调查的客观性,切忌“先入为主”和“偏听偏信”;

(3)对调查所得材料进行筛选和加工。

3、科学调查的方法

(1)问卷调查;(2)抽样调查;(3)跟踪调查;(4)实地考察。

4、访谈法

(1)访谈的技巧

a、做好谈话计划;

b、了解被访者的具体情况;

c、注意访谈过程;

d、做好访谈过程中的心理调控。

(2)如何开调查会

a、要选择好对象;

b、拟订好问题;

c、要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气氛。

5、调查访问记录表

它包括调查或访问的时间、调查或访问的地点、调查或访问的对象、调查或访问的方法等。

(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要点

1、管理工作应由日常事务性工作转向保障、监控与推动工作;

2、学生个体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决定课程质量的关键;

3、学校必须建立校内外全方位的课程管理体系和必要的课程制度;

4、在既定的学校组织框架内,对现有学科管理模式进行借鉴和调整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规范。

(七)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系统

1.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校长)

2.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办公室

(教务处、科研处、政教处均参与其工作)

3. 年 级 组

4.班主任和指导教师

5.学生课题组长

(八)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规范

1、制定全校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指南和条例。

2、制定“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各种岗位职责。

3、建立和课程实施有关各项规章制度。

(1)与学生有关的规定

对学生活动态度和出勤率的要求、学生课题组的组成、学生外出请假制度和方式、学生研究档案的收集、学生研究日记和对学生的考核评价细则等。

(2)与课程实施过程有关的规定

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的方式、课题的论证与评审、研究过程的监控、阶段性汇报的组织、课题总结和反思的内容要求、课题的展示与答辩、课题研究成果的鉴定、学生成绩的综合评定与归档等。

(3)与教务有关的规定

课时安排、课题研究各阶段的时间划定、相关信息资料的保存归档、邀请校内外人士组织各种学术报告和辅导报告、确定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校本课程内容与人选,检查和监控课程实施情况及校内图书、实验室、计算机房、仪器设备的使用规定等。

(4)与课程管理和质量有关的规定

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例会,对各年级课程实施情况的定期检查,教师校本培训和交流研讨,对有关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考核评价与奖惩、开发社区教育教学资源的设想等。

(九)研究性学习的教师管理

1、一是“年级组—班主任”线;二是“备课组—学科教师”线;

2、研究性学习教师记录表包括指导目的、准备研究的问题、指导记录、对小组及成员活动情况的基本评价等。

3、研究性学习教师指导(备课)笔记包括活动指导对象、所研究的问题、备课内容及后记等。

热门推荐
  •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2024-04-17 10:54:01
    一、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计算机,这种...
  • 什么是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
    2024-04-17 11:01:08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和方法,使计算机能够自主地执行任务、学习和做出决...
  •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2024-04-17 10:58:49
    一、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1、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
  •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2024-04-17 10:49:16
    一、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的要求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