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智慧教育 >    正文

语文病句 一面与两面、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求解释

语文病句 一面与两面、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求解释

两面对一面也叫照应不周,

两面词如“能否、是否、成败、优劣、好坏”,能不能,荣辱、兴衰等,它常常造成“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的语意搭配不当。如:

(1)、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05年全国卷一)

(2)、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05年浙江卷)

(3)、学校抓不抓青少年理想教育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05年山东卷)

以上病句简析:

(1)句主语中“能否”这个两面词表明主语是两面意思,宾语“重大意义”是一面,两面对一面,因此删去“能否”,改成一面对一面。

(2)句“进步与否”是两面,“国家富强”是一面,两面对一面,不妥,“是否”与“富强”不对称,因此去掉“与否”,改成一面对一面,或者在“国家”与“富强”之间加“是否”改成两面对两面。

(3)该句“抓不抓……关系……”两面对一面,前后不对应,可在“事业”与“后继有人”之间加“是否”或者将“抓不抓”改成“狠抓”。

修饰语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①定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早晨五六点钟,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便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

此例中宾语“人群”是个整体性名词,前面不能再用定语“数万名”来限制。可将“人群”改为“人”。

汽车奔驰在辽阔的公路上。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概念上有相互重复,有一定从属关系。并列不妥。

动词和名词搭配不当。新技术、新工艺是不能“研制”的。改: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

我们有吃苦耐劳的人民,又有优裕的自然资源。

“优裕”不能修饰“自然资源”,改为“丰富”

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定语“大批”与中心语“队伍”搭配不当。应将“队伍”改为“人才”

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

定语“聪明”与中心语“手”搭配不当,应将其改为“灵巧”

《女神》是五四时代的产物,其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突出地表现了五四的时代精神。

句中“杰出”修饰的对象一般是人物或其才能,成就等,而不包括某一事物的“意义”。可把“杰出”改成“巨大”、“重大”、“伟大”等。

“东北小品火起来了!”当全面了解赵本山、潘长江等辽宁喜剧演员的小品演技及其效果时,你才能把握这句话深刻而宽广的内涵。

句中并列短语“深刻而宽广”作定语修饰“内涵”。“内涵”“深刻”可以,“宽广”显然不妥,应改为“丰富”。

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采集50万朵的花粉。

花粉是不可数名词,因此不能用数量词限制或修饰,应将“朵”后加上“花”字,使之构成名词来限制花粉。注意:数量词与不可数名词(短语)不能搭配。

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夕,它不断接受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并融合了民族风格,涌现了一大批诗人、诗作和艺术流派。

“一大批”不能修饰“艺术流派”,在“艺术流派”前加“众多”。

四年的下海经历,使她尝尽了酸甜苦辣,也使她开阔了眼界,培养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显得非常重要。

这是出在并列短语中的限制不当的错误,也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准确”和“敏锐”应当互换位置。

②状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每个人都必须深刻地投身到现代化建设中去。

句中“深刻”不能修饰人的动作,一般修饰人的精神活动。可把“深刻”改为“积极地”。

老板口口声声欺骗那些雇工。

应将状语“口口声声”改为“挖空心思”

他渐渐地爬起来,吃力地走着。

应将状语“渐渐”改为“慢慢”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将“严肃”改为“认真”、“慎重”等

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状语“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与并列谓语“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不能完全配搭

③补语和中心语不搭配。

一到晚上,他就吓得胆小如鼠,不敢出门。

“胆小如鼠”不能作“吓”的补语,改为“胆战心惊”

甲A队队员射门射得很正确。

应将补语“正确”改为“准确”

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整整齐齐”与动词“打扫”不搭配。

④介宾搭配不当

陈小珊省吃俭用,把平时节省下来的零用钱给蓟县希望工程小学师生买了一批工具和学习用具。

句中介宾搭配不当,把“把”字改为“用”字。

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此例中第二个介词“在”与方位名词“中”搭配不当,应将“中”改为“下”。

怎样找到生活的乐趣?

【怎样找到生活的乐趣】

心境决定环境。很多时候确实是这样,心境决定着我们的态度,同时决定着我们的效率。好的心情可以提高我们执行的效率,提升我们的业绩。所以,当你心情愉快地进入工作时,你会发现你的工作效率要比你心情恶劣时高好几倍。而经过调查所得,几乎所有的失败者,他们失败的原因大都来自于他们不愉快的心情。

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为了实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事情在心理上所反映出来的个体差异,他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着各种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天50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做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再次接受上帝的爱,心中便常为这份工作献上感恩。”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工人们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

第一种工人是完全无可救药的人。可以设想,在不久的将来,他将不会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顾,甚至可能被生活所抛弃。

第二种工人是没有责任和荣誉感的人。对他们抱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劳的,他们抱着为薪水而工作的态度,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肯定不是企业可依靠和老板可依赖的员工。

该用什么语言赞美第三种工人呢?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丝毫抱怨和不耐烦的痕迹,相反,他们是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创造力的人,他们充分享受着工作的乐趣和荣誉,同时,因为他们的努力工作,工作也带给他们足够的荣誉。他们就是每家企业都想要的那种员工,他们是最优秀的员工。

想想看,对待工作,我们是不是茫然的?每天在茫然中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然茫然地去上班、下班……从不思索关于工作的问题:什么是工作?工作是为什么?只是被动地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

如果是这样,怎么可能在工作中投入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慧呢?

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工作将是死气沉沉的、被动的。当你的工作依然被无意识所支配的时候,很难说你对工作的热情、智慧、信仰、创造力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了,也很难说你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

其实,工作是一个包含了诸多智慧、热情、信仰、想像和创造力的词汇。工作首先是一个态度问题,是一种发自肺腑的爱,一种对工作的真爱。工作需要热情和行动,需要努力和勤奋,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只有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才可能获得工作所给予的更多的奖赏。

毫无疑问,一个心境愉快的人,总是会有一个很强的时间观念和想要把工作做好的冲动。因此他们会时刻注意保持自己的高效率,为此,他们在处理事务的时候会直接切入主题,以免浪费时间。这样,他们的业绩也就更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什么是成功呢?也许成功仅仅意味着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同时还能维持较好的生活。所以,你也能成功。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愉悦的心境,那么可以说我们已经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这时工作就成为自己真正的事业了。

也许,日常工作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个项目、每个任务都保持着同样愉悦的心境。事实确实如此,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试着把那些硬性的工作与那些有趣的工作协调、融合在一起,进而从中取得某种平衡。

或许,我们暂时没有可能换一个新工作,但我们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心境和行为。选择怎样的工作态度,就决定了我们是否拥有愉快的心情。每天进入公司,我们感谢能够依靠工作维持不错的生活,使我们不必做其他让自己觉得无趣的工作,这也是一种应有的态度,这样做能够使你保持愉快的心情。

有位成功人士曾经说过:“你不但要享受自己的成就,也要享受自己的计划。不管你的工作多么低微,你都必须对工作保持兴趣,因为在不断改变的时间财富中,这才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

要让自己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要让自己的生命质量大幅提升,并不需要多么激烈的改变,保持愉快的心情就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以最好的心情对待工作,工作回报给你的就会是更大的快乐,你的工作效率也会因此而提高。

所以,生活的乐趣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周围,就看我们每一个人自己怎么样去发掘、享受。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祝你天天快乐!

热门推荐
  •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2024-04-17 10:54:01
    一、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计算机,这种...
  • 什么是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
    2024-04-17 11:01:08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和方法,使计算机能够自主地执行任务、学习和做出决...
  •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2024-04-17 10:58:49
    一、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1、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
  •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2024-04-17 10:49:16
    一、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的要求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