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应该给你的孩子做一些思想工作,做好思想上的准备,让他有想上幼儿园的想法。
其次,准备两套衣物,最好注上名字。
最后,做好入园体检,该打的免疫针都打了。
让他知道上幼儿园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使他对幼儿园的生活向往,这样,孩子会很快渡过对新环境的适应期。
另外,教会孩子一些自理能力。比如,会自己大小便,会自己吃饭,能穿简单地衣物。
还要教孩子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比如尿裤子,想喝水等等。
这样,你的孩子上幼儿园就会让家长省心,孩子自己开心。
幼儿园的小朋友出来活动的时候带她在外边看看,并说他们玩的多开心之类的话,启发他也想去玩的欲望。教他学会自己上厕所,自己穿外套,自己穿鞋。
要给孩子做个小被子小褥子,还有被罩,换洗的衣服,还要照一套一寸的照片,幼儿园要给孩子办接送卡。户口本,接种卡都要准备好,到时一块儿带上就行了。
没用,唯一有用的就是让她们玩好。
早教的理论一般有蒙台梭利、福禄贝尔、奥尔夫和多元智能等。
由于早教在国内目前并没有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早教园的课程也是良莠不齐。
一般开设的课程有:
蒙氏数理课程;
蒙氏感官课程;
奥尔夫音乐课程;
亲子教育课程。
有些早教园做的比较专业些,可以根据这些早教理论和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设计自己课程内容,但是体系一般就是基于这些理论基础。
比如心欣早教设置了将儿童手工制作课程、感官和音乐课程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
大部分的早教园,如东方爱婴,新爱婴,金宝贝等品牌不同,课程内容也良莠不齐,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加盟园的课程质量取决于总部对加盟园的培训效果和教学支持力度以及教室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各类早教园当然都说自己得好。
对于家长来说,由于对早教的了解所限,进行专业的评判当然是比较困难的。除了听一些口碑之外,在确实无法确定的情况下,不如先购买较短期的课程,比如一个季度,这样感觉不好,还可以再选择。否则一下子购买一年课程,后期感觉不好再退费自然是比较麻烦的。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推介理由:任何成功的人都是不断的为自己的道路上清除障碍,寻找方法。俗话说:成功不是一促而就的!
往往那些失败的人总找什么借口,自傲!
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推介理由:做什么事,都要“赌”一下。哪怕失败了,无怨无诲!
蒙台梭利教育认为所有孩子都具有人类倾向、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和四大发展阶段这四个发展普遍特征,但每个孩子的特征有不同表现时间和状态,老师需要观察和尊重每个孩子在每个时刻独特的天性和需要,精心营造有准备的环境,提供给孩子合适的教具、工作和活动,让不同年龄的孩子自由选择其喜爱的“工作”并投入其中,在发展孩子兴趣的同时,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和责任感;让孩子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持续工作,培养意志力和专注力;让孩子能够尽最大努力地工作并取得成功,使孩子获得深刻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帮助孩子建立内在坚实的自律、自尊和自信,使得孩子能够跟随自己的内在指引,获得深刻的幸福成就感,帮助每个儿童实现独立、充分的发展,并培养其尊重与关爱他人,爱护环境的品格。
蒙台梭利教学中,老师是孩子的引导者和帮助者,为孩子准备完备的环境,通过观察每个孩子的兴趣和动作发展,给孩子示范合适的工作,帮助孩子独立并成功地操作。老师通过环境中的规则帮助孩子建立内在规则。
蒙台梭利老师是环境中最重要的角色。老师要准备完备的环境,并未孩子与环境的连接建立桥梁;老师也是孩子“如何为人”的角色模范。在环境中蒙台梭利老师为孩子准备合适的环境,并及时移除环境中阻碍孩子发展的因素,设置并维护清晰的限制和规则,同时根据孩子的特征向孩子示范操作合适的工作,引导孩子参与到环境的活动中去。
蒙台梭利博士将蒙台梭利教师称为“启导员”,是儿童学习的引导者,最重要的工作是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环境中蕴含的秩序和意义是,为了给予儿童一种存在性的体验和影响。
其次,教育者为儿童安排的是一种参与式课程,即通过一套精心设计的“工作材料”让儿童在动手操作中产生兴趣,并进行创造性游戏,使儿童通过内在的、不可遏制的活动动机主动学习。
再次,教育者必须始终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对儿童发展的“敏感期”保持高度的警醒,并提供有效的指导。最后,蒙台梭利提倡一种自然的内在奖励原则,她认为赋予儿童自由的活动权利就是对儿童的奖励,因此,她主张取消外在的形式上的奖励和惩罚。
可见,蒙台梭利对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教师必须受过专门训练,系统接受多学科(如心理学、人类学、医学、教育学等)的基础知识,掌握教育的基本原则,熟悉工作材料的操作方法,学会观察儿童的内在生命和真实生活,洞察儿童的精神状态并及时把握儿童潜能萌发的契机及其发展的敏感期,等等。第二,教师的人格与个性品质更为重要,他们必须机警、稳重、有耐心、充满爱心、态度谦虚,绝不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儿童思考,既不做儿童的统治者,也不做儿童的仆人,只需做一个“指引者”。
她认为,“儿童是一个充满渴望的观察者,特别易于为成人的行动所吸引,并想要模仿成人。关注儿童是成人的使命,他们是儿童行为的灵感之源,是一本打开的书,儿童可以从中学习如何生活。但是,一个适合的指导者必须常常冷静地、慢慢地行动,以便儿童能以自己的特殊方式清楚地观察成人的动作。”
因此,以儿童为中心的蒙台梭利教育绝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作为,与传统的幼儿教育相比,蒙台梭利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减弱了,而是加强了。
上一篇:有一个教育机构叫学大,怎么样?
下一篇:3g工程师需要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