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智慧教育 >    正文

为什么现在会出现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有什么利弊?

为什么现在会出现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有什么利弊?

隔代教育是指将孙辈的教育与抚养交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孩子的爸妈因公务繁忙或因婚姻不睦等因素而将孩子的教育、生活等责任全部交由祖辈。 这类祖辈家长过于呵护孩子,事事代办,使得幼儿在正常教养下应该具备的生活自理能力、独立人格等得不到应有的培养与锻炼。 对孩子成长中的所有事情都事事监督、检查、指挥。在这种情形下成长的孩子往往是充满依赖性和惰性的,并且不能与他人建立人际间的信任感。 家长对孩子比较严厉,常批评和责罚孩子。在这种情形下成长的孩子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

是由于现在的家长没有时间教育自己的孩子,所以会出现隔代教育,优点就是交流起来比较方便,而且也能够让孩子心情特别好。缺点就是可能会溺爱孩子,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育。

这是由于父亲母亲和奶奶爷爷的教育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才会出现隔代教育。好确实是可以对孩子进行高度关心,可以让孩子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坏处就是会导致孩子的性格受到影响,也会导致孩子受到溺爱,会导致孩子没有任何的自理能力,没有自主能力。

老人的生活经验更丰富,解决了年轻人工作太忙,没办法照顾孩子的后顾之忧。老人的心态更好,对孩子更有耐心。蛋糕袋教育容易造成长辈对孩子极度宠溺,让孩子分不清是非观念,三观扭曲。容易造成孩子以我为大的思维模式。

隔代教育是现在许多家庭都面对的事情,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无法亲自教养孩子只能托付于祖辈家长们代为教养,隔代教育有好处也有坏处,老人有着丰富的育儿经验为父母解决后顾之忧,填补了孩子的亲情缺失;但是老人的过度溺爱,理念落后等原因都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隔代教育的原因让人无奈,隔代教育的类型多种多样

什么是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指的是孙辈们的教育和抚养工作由祖辈家长们代劳,形成这种原因有许多种。

第一种,因为孩子的父母工作忙、离异或在外地工作不能亲自教育孩子,只好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教育。第二种,祖辈家长们已经有抚养的经验,对于育儿和养育方面更加的熟悉。第三种,祖辈家长有充足的时间和耐心来照顾孩子。

第四种,祖孙之间的感情十分深厚,老人疼爱孙辈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孩子交给老人带也放心。第五种,祖辈家长们与孙辈们的互动可以丰富晚年生活,让老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同时也培养了隔代亲子间的亲密关系。

隔代教育的方式因人而异,有些长辈严厉,有些过于溺爱

隔代教育的类型有许多种,每个人的教育方式不同也会有不同的教育结果。有些长辈过于疼爱孙辈什么事情都要代办,孩子在相应的年纪应该具备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人格,但因为祖辈家长们过于呵护让孩子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还有些祖辈家长害怕孩子犯错误,孩子的所有事情都要检查和监督,往往在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没有自主能力,依赖和懒惰性很强,同时很难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

相信有一些长辈继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慈母多败儿”于是对孩子过于严苛,经常打击和责罚孩子,导致孩子会产生自卑、叛逆的心理。当然也有民主和温暖型的祖辈家长,任何事情会跟孩子沟通并理解孩子,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才可以获得完整的人格。

隔代教育的弊端,家长应该值得注意的事情

在隔代教育之下有许多祖辈家长会将之前没有在子女身上付出的疼爱放在孙辈身上,这种补偿心理让孙辈得到过度疼爱和关注,反而会让孩子很难发展出独立人格。同时过度的溺爱和纵容会让孩子养成许多生活上的恶习,甚至与父母的教育方式产生对立情绪,长此以往不利于亲子关系。

老人的教育理念落后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发展,在教育的时候很难让孩子得到科学的教育,甚至有些老人担心孩子受伤而限制孩子探索活动,不利于孩子发展完整人格。同时老人的身体和精力都比较差,随着孩子逐渐成长老人很难应对,给老人增加非常大的负担和压力。

隔代教育并非一无是处,也有许多好处

以上说了许多隔代教育的坏处,其实隔代教育也是有许多益处的,首先老人有足够的时间全身心的照顾孩子,并且老人的心态比父母更加的平和,因为处世经验丰富在处理儿童问题时可以更加的理智解决问题。

当父母没有空教育孩子时,老人的帮助让孩子有了安全感,也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的工作。同时老一辈人身上有许多中华文化和美德,孙辈们可以从老人们身上学习到传统文化。

隔代教育有益处也有弊端,一旦让孩子养成坏毛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每个家长要引起重视并扬长避短。隔代教育一直是许多家庭存在着许多争议,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家庭矛盾,是每个家庭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让人头疼的“隔代育儿”矛盾,该如何化解?

在生果果的时候,我妈就打算回家带娃,我们也是这么打算的。可在经历了一场“媳妇与老妈就孩子老是睡不好的情况下是否要服用惊风散”的矛盾风波之后,媳妇就打算第一个娃由我们自己带。

这个小事也反映了现今家庭矛盾分支中普遍存在的分歧,孩子的教养问题。

可以把这个问题称为 “隔代教育” 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

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城镇有近五成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辈家长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随着 社会 高龄化趋势的形成,隔代教育现象愈来愈普遍。年轻的父母在生活、学习、工作压力下,该如何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已成为一个 社会 问题。

隔代教育是什么?

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相对应存在。老人在儿童教育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远至原始 社会 ,近如现今,上至皇家贵族,下至平明百姓。

根据《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隔代教育”的调查》显示,近八成城市家庭祖辈参与孩子的教养。在上海,目前0~6 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在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而在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孩子的年龄越小,与祖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比例就越高,而此现象农村的比例更大。而据资料显示,近二十多年间的美国,仅约5%—10%的18岁以下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隔代教育有着其特殊的优势。

可是,隔代教育也有着明显的不足。

“感觉爷爷奶奶溺爱孩子,孩子一发脾气就哭,爷爷奶奶马上就会去哄,我想去教育时候,爷爷奶奶总是要我由着他来,怎么沟通都没用,我们不好意思多说,怕老人家不高兴,可孩子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真的困惑。”

“平时我们工作就忙,大多数都是由老人家带着,孩子的教育上现在我们有很多的矛盾。比如孩子放学回家,老人总是给孩子买零食吃,我们说这样就着他吵吵闹闹吃零食不好,不卫生的不要给孩子吃,也教育孩子不要吵着让爷爷买零食,可没多久爷爷还是继续给小孩买。孩子呢,也越来越无视我们的教育了,有什么就找爷爷。”

“我们有时间就陪孩子玩玩 游戏 ,读读绘本,在做家务时候也让孩子多多参与进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锻炼一下孩子的独立性。可我老爸总是反对我们这样做,说孩子应该多点休息,吃好睡好就OK了。我们不在的时候就给孩子看一天的动画片,一出去玩就让孩子坐摇摇车,应该孩子做的事情就直接帮他完成了,包办这包办那的,孩子的习惯也越来越坏。”

相信不少人都经历过这些。祖辈往往抱有慈幼心理,在教育孩子时候会重 情感 轻处理,从而过分地迁就、保护孩子,一味以孩子为中心,不分具体时间与地点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这样的关爱就演变成溺爱,反而会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事方式,从而阻碍孩子的发展。

有关祖辈与父辈的教育理念的研究,与父辈家长相比,祖辈会更认同“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家长不能自我批评”的观点,就导致了他们在教育孩子是更少地反省自身存在的问题。在父辈提出不一致的教育方式是,他们也更容易因刚愎自用而与父辈产生冲突。

“P-O-X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提出了人际关系的“平衡理论”,该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代表认知主体-H孩子,O为与P发生联系的另外一个人——父母,X则为与P与O发生联系的又一任意对象——祖辈。平衡理论假定P、0、X之间的平衡状态稳定,会使人心态平和,他们之间的不平衡状态不稳定,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这种紧张感才消除。

所以在家庭关系中,如果与孩子相联系的父母与祖辈之间产生矛盾,就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感。要消除这种紧张感,父母与祖辈就需要保持积极的关系。

祖辈与父辈之间的教育方式不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呢?

在矛盾的环境下,孩子体会不到安全感,会产生焦虑感,长期以往得不到消除,更加会影响身心 健康 成长。

父辈要求严格,祖辈要求较低,祖辈呢甚至会对父辈的要求进行干涉,这就让孩子感到两者的标准不一样,没有参照标准,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

矛盾和冲突尽管并非针对孩子,却是因孩子而起。孩子无意识中投射,会认为这是因我而起,认为自己做的不够好、觉得这是自己的问题,或者觉得自己不被爱了,产生了自我否定,长期以往会产生紧张、焦虑、抑郁。

要消除这种矛盾,要怎么做?

两代人有思想上的差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有矛盾与意见分歧就需要相互沟通,以化解分歧,选择最优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可以尝试一下定期组织家庭会议,畅所欲言,分享彼此的想法。

祖辈教育孩子时候应该从理智的角度出发,分清关爱与溺爱的界限,要爱的适度。在孩子 探索 新世界时候应该支持与鼓励,并且鼓励孩子主动发起某种行动或行为,主动解决自己的问题等。

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的。父母应该认识到,隔代教育只能作为亲子教育的补充,缺乏亲子教育的家庭环境是不完整的。父母应该理清自己的责任,投入更多的精力,采取积极正确方式对待孩子,引导孩子 健康 成长。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道理,不要把“隔代教育”看成是洪水猛兽,老人们只是在对我们孩子表达爱意时,用错了方式。

分开住独立带孩子最好,如果不能分开住,必须由我们的父母帮忙教育孩子的话,矛盾就不可能避免。化解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如同我们遇到其他棘手的问题一样的解决思路来处理,找出问题点,想应对办法,解决问题。

我们给予老人以尊重,对老人孝敬的前提下,平等的和老人沟通,耐心讲解我们认为该如何教育孩子的原因,有理有据的说服老人。回过头来想想,其实老人对我们的孩子那么将就或者顺从,感觉他们也有想到在我们小时候给予我们的太少,补偿到我们下一代的心思。

“隔代 育儿 ”最大的问题就是“儿”,因为是牵扯到我们的下一代,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把普通的问题想得严重化了。而我们的老一辈,年纪越长,有时候越像一个老小孩,固执、偏激、叛逆且情绪不受控制。所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尽量也不要伤害到“老小孩”的心。

先分析一下产生的问题:

1、养育问题:老一辈的人,物资匮乏,没吃过或者对吃的、玩的东西有一定的偏执。现在我们的食物丰富多彩,各种零食也层出不穷,不光是耀花了小小孩的眼,也闪到老小孩的眼。各种零食、水果、玩具等等,感觉有时候小小孩没看见,老小孩都要指着东西问“这个买不买”,更别说小小孩自己主动要求买的东西了。

2、教育问题:最头疼的就是教育小小孩时,老小孩在旁边帮腔、打诨、掩护、指责,还有就是趁着我们不在,胡乱教育,导致小小孩形成不良的性格及习惯等等。

我们想想解决方式:

1、与其争吵,不如讲理。

一定要和自己的父母讲得清楚明白讲得透彻,零食玩具或者错误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劝解他们以后不要乱买或者乱教孩子,不要一昧的指责。还要和他们说一点的就是,哭是孩子的一种手段,不要孩子一哭就要去将就孩子,该严厉是就要严厉,别怕孩子哭,我们也不会怪你们把孩子弄哭。

2、单独教育时,给自己和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

不要在我们父母在旁边的情况下,教育孩子,特别是很重要,需要很严厉的教育的时候。单独到个房间,和我们的孩子说道理讲原因,可以严厉,但不要语言暴力,避免吓坏孩子。

3、定好规矩。

和父母谈好,哪些教育或者管理由他们负责,哪些由我们自己负责,互补干扰。孩子慢慢也知道,想干什么需要得到谁的同意才行。比如,孩子明天想吃鱼不想肉,就给婆婆说,想买零食或者玩具则需要爸爸妈妈同意。

有时候,我们的父母教育方式也有可取之处,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大力赞成他们,让他们觉得帮我们带孩子,不光是如同保姆一样只是做个饭而已。并且,我们对我们父母的态度,是教育小孩如何孝敬的一面镜子。

所以,化解“隔代教育”矛盾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孝敬,道理讲明,说话艺术,不要发火。其实,有一个重点就是,不管是我们还是我们的父母,在养育我们的孩子这件事上,都是为了孩子好。

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会把孩子交给家里的老人抚养和教育。隔代教育也成了许多家庭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其实隔代教育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家长们要对隔代教育有个正确的认识,两代人互相理解,改善缺点,一起做好它。

首先来说一下隔代教育的好处:

矛盾和沟通:

两代人观念不合是隔代教育中出现矛盾分歧的主要来源,当矛盾出现了,年轻的爸妈们该怎么做?

家长们别劈头盖脸地指出老人的错误,换种方式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你不想老人喂孩子吃某种东西,千万别对老人直接指出:“妈,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不要给孩子吃这个东西,你怎么不听呢?”。换一种方式说,比如:“妈,您今天辛苦了,记得要多休息,今天听同事讲她给孩子吃了XXX(你不想老人喂孩子吃的东西),医生说吃这个对孩子不好”。换个角度对老人来说就更容易接受,而且老人也愿意改正。

可以事先沟通好双方都认可的 育儿 方式,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就可以大大降低后面的矛盾出现几率。同时要特别注意,两代人有问题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尽量避开孩子,这会对孩子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

最后几点忠告给妈妈网的年轻父母们:

1、请你们正视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未必一定差。当出现问题时,两代人可以坐下来好好沟通,没有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其次,多理解老人们,这个阶段的他们本该安享晚年,过着退休后的安逸生活,赏花钓鱼、怎么舒服怎么来。但为了让年轻人好好拼搏自己的事业,他们放弃了自己安逸的晚年生活,承担起照顾孙辈的责任。请珍惜家中帮你带孩子的爸爸妈妈,多理解他们、尊敬他们。

3、与孩子共同成长是很重要的,错过孩子的童年是无法弥补的。现在是网络时代,希望年轻的爸爸妈妈从网络的虚无感中走出来,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从生活点滴做起。孩子就是你的作品,如果这个作品培养得不好,它的影响将是终生的,这不像机器零件坏了可以重新换,孩子的成长没有第二次,希望家长们特别重视。

热门推荐
  •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2024-04-17 10:54:01
    一、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计算机,这种...
  • 什么是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
    2024-04-17 11:01:08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和方法,使计算机能够自主地执行任务、学习和做出决...
  •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2024-04-17 10:58:49
    一、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1、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
  •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2024-04-17 10:49:16
    一、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的要求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