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5年4月2日,安徒生出生在丹麦的欧登塞。父亲是一名鞋匠,体弱多病。母亲长父亲几岁,是一名洗衣妇。一家人住在一间窄小的房子里。在父母宽松的教育环境下,尤其是母亲的溺爱,使安徒生很早就展现了其想象才能。他在家中塔起了玩具剧场,并且给他的木偶做衣服,同时他还阅读所有可能借到的戏剧剧本,这些剧本包括路维·郝尔拜(Ludvig Holberg)和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来他甚至记下了莎士比亚的所有剧本。 1816年安徒生的父亲逝世,他给安徒生留下了所有的制鞋工具。安徒生也因此辍学在家。在这一期间他在织工和裁缝那里当过学徒,还在一家香烟工场做过工,并且有逸闻称那里的同事们戏称他是女孩子,还脱裤子检查过。据证实,在1819年的复活节,安徒生在位于丹麦菲英岛北部港市欧登塞的圣克努特大教堂开始考虑他的未来。因为他希望成为一个歌剧演唱家,于是在1819年的九月去了哥本哈根,由于声音好,他被丹麦皇家剧院雇佣;但不久后嗓子却坏了,并且失业。据指,起初他在剧院里被当作一个疯子,所以受到冷落,甚至差点饿死。 不过他得到了音乐家Christoph Weyse和Siboni的帮助,后来还得到诗人Frederik Hoegh Guldberg(1771年—1852年)的相助。虽然歌唱家的梦想破灭,可他还是被荷兰皇家剧院接纳为舞蹈学徒。同时他开始写作。由于他在后来变得懒散起来,所以逐渐失去了Frederik Hoegh Guldberg对他的厚爱;不过这时安徒生开始得到了皇家剧院的主管乔纳森·柯林(Jonas Collin)的帮助,后来他们两人成为终身的朋友。 国王弗雷德里克六世对这个奇怪的男孩产生了兴趣,他决定把安徒生送到斯莱格思(Slagelse)的语法学校去深造几年。在启程之前,安徒生发表了他的第一本书:《Ghost at Palnatoke's Grave》(1822年)。在1827年之前,这个并不情愿的后进生先是留在了斯莱格思,后来又去了位于艾森诺(Elsinore)的另一所学校。他在学校中仍然表现的得怪异,不合群,老师也常责骂他。他后来说这些年是他生命中最黑暗和痛苦的时期。最后,柯林终于让他毕业了。之后,安徒生去了哥本哈根。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面对人生,逃避不一定躲的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会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别急着说别无选择,别以为世界只有对与错,很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止一个,所以我们有路可以走,你能找个理由难过,也可以找个理由快乐! 懂得放松的人找到轻松,懂得遗忘的人找到自由,懂得关怀的人找到朋友,天冷不是冷心寒才是寒,心中有爱才不会孤独! 人生短暂,所有一切都是过眼烟云。生,是偶然,死,是必然。何苦为一些不必要的人、事、情、心苦苦追问?得到了又如何?得不到又如何? 生是一次偶然,死是一次必然! 活着的过程,这就是人生! 不要求自己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对的 只要求自己走出的每一步都是无悔的 人生足已! 在活着的时候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让自己过的充实一点!. 既然来到这个世界走一回,就好好的活上他一回! 活着一定要属于自己的“目标”和“梦想”给自己的人生画上几道色彩! 要是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就想想 自己 给自己一个交代 给父母 朋友 心里最爱的那个他/她一个交代! 然后在好好享受夕阳美 傻笑一下 给自己人生画上一个完美..! 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寻找活着的意义: 1)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意义.人,要为自己而活.意义就是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成功须付出汗水.成功,失败,大笑,痛哭,每一个环节都尽情的去体会,享受.反之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理想,做什么都是做给别人看,自己又能体会到什么呢,人活着连这些都不能自己去体会,享受, 2)用心另眼看世界吧,这世上不是每个人都很顺利,只是看自己怎么解决,比如你走路的时候被人撞了,别人给你道歉了,有时候你还是会觉得很火,但是你却没想到撞你的人心里其实比你还难受,还是想想那句“开心也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何不如天天开心”。 3)生容易,活容易,生活却不容易。别发愁,这个社会的和你差不多还很多,但是都快乐的生活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的,只要你努力对待每件事情,对生活认真一点,只要你认真对待每一天,不管你的人生怎么样,我相信都是精彩的。一句话:人要活出精彩,加油!!!
瑞士考驾照必须先取得救护课合格证
虽然,我国2013年的新驾照考试很难,但在国外考驾照更难,据说,国外驾照考试要求多,难度更大,一次通过率并不高。
在世界很多国家,其实也同样存在驾照难考的现象。各国通过在驾照发放环节严格把关,减少马路杀手,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实现维护社会公众安全。
德国:最多只能考5次
德国考驾照得先通过视力测试,并完成8小时的急救课程。随后,考生要完成至少14堂理论课和12堂驾驶课,驾驶课包括高速公路、联邦(一级)公路和夜路驾驶。
德国驾照考试中的路面考试约需要45分钟,会考到大部分的驾驶细节,监考非常严格。在德国,一次通过路面考试的概率不到2/3。德国驾考一次收费170欧元,一般汽车驾照考下来算上培训费最少也要1500欧元。
如果考生考了三次还没有通过,会被送去参加测试智商和判断力的心理测试,看看是否适合驾驶。适合的话,还可以考两次,如果被认为不适合,驾车梦便就此了结。据说因为英国没有次数限制,很多德国人都跑到英国去考驾照。
在德国顺利拿下驾照后,还可以自己参加一些驾驶技术提高班,学习如何应付各种可能发生的路况,往往能学到驾校里没学到的知识。
英国:一次通过率不足一半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英国全国驾考一次通过率只有42%。其中城市地区通过率更低,中部城市布拉德福德2011年考生一次通过率只有31.6%,利兹为35.5%。在通过率最低的十个地区中,有六个属于大伦敦区。
英国驾考包括笔试、风险甄别考试和路试三部分。风险甄别考试通过电脑模拟驾驶状况,考生观看一段从司机角度拍摄的14分钟视频,在此过程中用鼠标点击涉及威胁驾驶安全的地方。考生发现危险的速度越快,分数就越高。
日本:培训严格通过率高
要在日本领驾照,必须到驾驶学校去学习。日本是先进行路面考试,合格后参加笔试,笔试的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则,难度颇高。
不过,由于大多数考生在考试前已经经过严格周详的驾驶训练,统计数字显示日本各地路考的一次通过率高达90%到100%之间。但是,不少顺利通过路考的学员,还是有可能会栽在笔试上。
新西兰:新规下通过率仅39%
新西兰自去年5月起实施一系列更为严格的驾考规定,使得一次考试通过率从过去的80%下降至39%。
对此,新西兰交通局表示,通过率下降是他们意料中事。“这正是改革考试规定的意义所在,我们不准备为此道歉。”交通局局长丹泽菲尔德表示。
据报道,新的驾考规则更着重于提高行驶安全。交通局鼓励考生至少要接受120小时的驾驶训练,再去参加考试。对于希望调整考试时间,以做更充分准备的考生,交通局还特别给予免费取消考试的优惠。
瑞士:要先拿救护课合格证
在瑞士考驾照必须参加救护课和感觉课两门必修课。救护课为10小时,课程主要是针对在车祸第一现场对受伤者的救护,要求驾驶员树立“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教授必要的救护常识,了解如何报警和保护事故现场,并进行模拟操作。
成绩合格者一周后会收到由红十字会和驾校共同签发的救护课结业合格证。
感觉课为8小时,教师通过幻灯片、图片和录像,讲解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路况和复杂交通流量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师生之间互相问答,效果很好。接下来就是到驾校找教练上实践课。
在瑞士,路考时间长达三四十分钟,一次通过的并不多,2次或3次通过是正常现象。
美国:驾照太易考惹诟病
在美国,大多数人都是跟家人或朋友学开车,然后就报名考试。考试时,多数考生需自己提供考试车辆。
在一些地方的路考中,考生绕一栋建筑或一个小广场行驶一圈,停好车,就能轻松通过。
不过,美国驾考要求过于宽松,也引起不少诟病。有批评者认为,美国很多地方正变得越来越城市化,路况变得越来越复杂,但是驾考要求却未能与时俱进,使得很多并未真正掌握好驾驶技术的人轻率上路,造成安全隐患。
原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