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钟爱他们
在充满爱的家庭中,孩子会觉得有安全感,会信任父母,并且有自信;有时做错事,无须表示对错,只要拥抱、拍拍肩膀。讲话多用请教的口气:“孩子,请你告诉我,乖孩子他会怎么做?”“孩子请你告诉我,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二、 培养自尊心
美国专家对监狱做的调查:80%的来自父母说,如何如何你就没出息,长大后就成为那种人。而有积极信念的孩子,在学业、社交、品格上都发生奇迹。经常告诉孩子:“你使我们感到骄傲!”“我认为你已经是最棒的!”
三、 激励他们
“好!为什么不试一试?”“太棒了,我知道你有能力做到!”“恭喜,我早知道你能做到!”“事实上你绝对有能力去完成”鼓励孩子全力以赴,赞美他们的主动,培养他们的独立性。
注意:这一切要符合孩子的能力,你才会不失望。
四、 倾听
表示你愿意做他的朋友,能够体量而不加以批评,这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如果孩子有情绪,请你停下手中的事,蹲下身子问问他:孩子你有什么想法吗?让他知道你永远会给他时间倾听他心里的感受。
五、 懂得尊重
在要求孩子表现尊重他人前,先看看自己是否对孩子表示同样尊重。在与孩子沟通中,只叙述事情本身而不加指令,更能培养孩子尊重自己。请随时给你的孩子一点点时间,询问他:你要什么?征求他的意见:孩子,这样做你认为行不行?
六、 明确的规范
对生活价值、对金钱、对富有、对诚实、对正直、对所有我们认定该有的各种品德,要让孩子有明确的认知,并教导他们如何拒绝不对的事与行为。当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就会表现出真正的正直;当孩子信赖自己的能力,他就会任何事情都表现诚实,因为我们是一个完整的人。
七、 使家庭文化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星期天的聚会、年节的拜访、对老人的尊敬、对父母的奉养、对疾苦的施与、对贫困的协助、对动物的疼惜,都有助于培养孩子建立道德意识,而潜移默化性观念亦如此。
八、 启发求知欲
鼓励好奇心,鼓励他们多问为什么,并且协助找答案;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帮助他们建立在学习或工作上的恒心。重要的是你要赏识你的孩子,他跟别人是与众不同的,他就是独一无二的。请你随时在旁边为他喝彩,为他鼓励,他就会成为最优秀的!
九、 社会责任感
告诉他们,要有好的社会,得先有好的个人,并且付出关怀;鼓励他们参加公益活动,这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责任感。
十、信任他们
跌倒的孩子,给他信任:“孩子你真棒!”,他会站起来。考试不及格的孩子拍拍肩膀,他会自己再努力。去肯定他的“失败”,因为失败是他人生的尝试、成长和学习的过程,一个绝对要历练的过程。
记住:每个孩子都是天生赢家,您的孩子更是。只要去肯定他,去鼓励他,去学着赞美他,他就会做得最好!
根据我的教育经验,我认为孩子家庭教育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基本要素。
首先,要有一个和谐家庭。据科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在和谐环境的家庭中聪明,创造力也很强。可想而知,父母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孩子会有什么想法?孩子肯定也学会和其它的同学吵架。父母千万记住,在孩子面前不要吵架,多花时间陪孩子玩玩具、拱积木、益智游戏和玩比如jint的记忆训练游戏。父母要作孩子的楷模,孩子的模仿能力是极强的。俗话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孩子,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父母最主要的教育要素。其次,爱心、耐心和细心是教育好孩子最重要的内容。许多家长忽视的还是细心和耐心,其中耐心是极其重要的。应当发现孩子的兴趣在哪一方面,让孩子在这方面多发展,当然是好的爱好,玩手机和长时间看电视不可取,要坚决制止。孩子的成长注重提高学习成绩之外,还要多方面培养孩子品格、健康、个性、创新力、吃苦、勤奋、勇敢等。再次,要带孩子锻炼身体。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只要身体健康孩子才能顺利完成学业,并保证大脑运转灵活,应当让孩子多参加一些运动。比如帮助家长做家务、和家长一些散步、和家长一些打乒乓球等,有助于孩子提高免疫力,还能提高大脑等各方面的机能,让孩子更聪明,也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教育。
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因势利导,睹物思教;鼓励为主,培养自信;挫折教育;培养习惯。
宽容、理解、轻松的家庭氛围,仁爱、善良、学习上进的父母有助于孩子成长优秀。让孩子做他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是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最好方法。
对于青少年本身来说,他们认为父母在他们家庭思想道德形成过程中影响最大,所以要发挥家庭环境德育效能,家长需从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生活环境两方面同时努力,合理安排经济生活,使家庭生活过得平静和谐、适当注意美化家庭生活环境、创造和谐的家庭生活;还要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等。
当好父母首先要学习
戴奇林并不是专家也不是学者,他只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儿子出生后,他在孩子点点滴滴的日常教育中学习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不断实践、探索、总结,把孩子培养成合格的清华学子。当记者问起要怎样才能当好父母,戴奇林毫不保留地说当好父母首先要学习。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不学习我们不可能自然掌握一门科学,所以家长要学习。”戴奇林简单扼要地说明学习的重要,他说教育家陈鹤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们知道,养牛、养猪、养羊、养马、养鸟、养鱼,都要先懂得专门的方法,才可以养得好。难道养小孩,不懂得方法,可以养得好吗?可是有很多家长对于养孩子的方法,事先既毫无准备,事后又不加研究,好像孩子的价值,不及一只猪,一只羊。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戴奇林说只要是有责任心的家长,听到这位教育家的说法,就会主动学习教育孩子的知识。
“世上没有一种万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因为每一个孩子是不同的,孩子成长要涉及很多方面,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戴奇林说,没有人天生会当父母,当好父母没有捷径,需要去学习各种知识。
做现成父母要付出代价
当记者说起现在很多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繁忙,在孩子断奶后,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到上小学时再接回身边。戴奇林说早期教育很重要,父母不要错过前三年的早教关键期。特别是孩子在6个月之后很容易与照看他的成人建立母婴依恋,如果这个时期父母不与孩子在一起,等到孩子长大之后再接来当现成的父母,有时会让孩子的教育孩子变得非常困难。
戴奇林告诉记者,有一位母亲跟他讲了自己孩子的故事:她的儿子今年15岁,上初中一年级。对学习没兴趣,经常离家出走,跑到网吧上网几天不回家。父母说的话根本不听,这位母亲非常苦恼。戴奇林经过了解后知道,原来在孩子三个月时,父母就把孩子放在奶奶家带,7岁才回到父母身边,父母错过了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最佳时机,孩子上小学后的一些不良习惯,父母说也不起作用,上初中后问题变得严重了父母才引起重视,可是怎么讲道理孩子都听不进了。
“做现成父母有时是要付出代价的。”戴奇林说,这位母亲的案例对那些从小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自己天天玩,想轻轻松松当现成父母的年轻家长是一个很好的警醒。
不同阶段教育重点不同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点是不同的。戴奇林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会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龄前的孩子,要重视早期教育,开发孩子的智力;上小学后,父母成为孩子的辅导员,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德;初中阶段,父母要重点培养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孩子上高中后,父母要指导和帮助孩子准备高考。只有较好地抓住这些重点,才能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才能教育和引导孩子快乐健康成长。
上一篇:生产管理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