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国也有“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之说。这些话语都在告诉我们,教师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需要拥有一种智慧,一种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去主动获得“渔”的智慧。当代世界正进入一个以智慧型创新人才为主流的社会,强烈呼唤智慧型的人才。在新课程的浪潮下,怎么让自己成为智慧型的教师,从而去培养智慧型的人才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一路走来。一、爱是智慧的源头《智慧型教师的诞生》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智慧天使、成功天使和爱的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三位到家里做客。天使说:“我们三位就去一位吧,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择我们中的哪一位。”母亲问:“哪一位是爱的天使?请进屋吧。”爱的天使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两位天使也跟着进去。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我们两位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成功和智慧。”要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首先要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爱自己的学生。
读书计划
读书使人进步,使人明理,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享受,甚至使我们终身受益。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要“读书,读书,再读书!”阅读应成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与书结缘,以书为友,走进书本,终生与书为伴。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读书活动中,努力通过读书来滋养精神,提升品位,不断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努力做家长满意的,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
一、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读书,培养自身好读书的习惯,提升内涵,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教育实践与改革,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通过读书,增加自身的课外阅读量,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4、通过学习名篇名著,丰富自身个人文化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5、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 读书内容
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
1、经典阅读:《三字经》《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
2、选读书目:《做最好的老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华礼仪全书》《生命化教育丛书》 《守护孩子的生命》
三、读书学习的形式
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书籍。
四、我的读书措施和方法
1、根据学校安排的读书要求,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每天要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真正做到静心静神,沉溺于书中,读出意味、读出情趣。
3、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做到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
4、积极和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借此,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读书人格,使自己不断成长,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人生,而且能促使自身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我觉得应该是来自家庭的教育,外什么人家会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呢!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应该学会如何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一生健健康康的,其次是还要成才,。详情请查询阿拉丁家庭教育系统!
见识指的是一般人所想不到的看法,但是当有人把它说出来之后,这种看法会令人拍案击节,并感叹为什么自己事先没有想到。中国许多古籍如《论语》、《孟子》就充满了见识。
见识从哪里来?历史的经验,现实的启示,再加上自身将历史的现实的综合起来,经过一番或几番的斟酌、思考之后,形成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见识。
见识是智慧的展现,最主要是来自于个人的丰富经验以及知识的粹炼。所以,深厚的知识与经验都有助于见识的产生。
虽然知识有助于见识的产生,但见识不同于知识。《论语》、《孟子》有很多见识,但并没有什么知识,因为知识指的是有科学根据的系统之学。
见识是知识积累与实践的产物。要有见识,一是要坚持学习,一是要努力实践。二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一个人独到见解的形成,充分证明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接受教育,不间断的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把所学到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使实践充满了聪明与智慧,自然减少了无知的盲目与不知所措的愚蠢行为。学习的经历与实践的经历渐渐厚重起来,具有个人风格的见识便慢慢形成了。
上一篇:内容管理系统
下一篇:重庆新思维学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