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智慧教育 >    正文

浅谈如何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一、浅谈如何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国也有“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之说。这些话语都在告诉我们,教师要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需要拥有一种智慧,一种能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去主动获得“渔”的智慧。当代世界正进入一个以智慧型创新人才为主流的社会,强烈呼唤智慧型的人才。在新课程的浪潮下,怎么让自己成为智慧型的教师,从而去培养智慧型的人才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一路走来。一、爱是智慧的源头《智慧型教师的诞生》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智慧天使、成功天使和爱的天使来到人间,一位母亲请他们三位到家里做客。天使说:“我们三位就去一位吧,你回家商量一下,看选择我们中的哪一位。”母亲问:“哪一位是爱的天使?请进屋吧。”爱的天使起身向屋里走去,奇怪的是另两位天使也跟着进去。母亲惊讶地问:“你们两位怎么也进来了?”答曰:“我们两位是跟着爱的,哪里有爱,哪里就有成功和智慧。”要做一个智慧型的教师,首先要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爱自己的学生。

二、读书和实践的计划

读书计划

读书使人进步,使人明理,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享受,甚至使我们终身受益。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要“读书,读书,再读书!”阅读应成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生活方式。教师这种特殊的职业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与书结缘,以书为友,走进书本,终生与书为伴。

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读书活动中,努力通过读书来滋养精神,提升品位,不断提高师德素质和自身修养,努力做家长满意的,学生爱戴的人民教师。

一、我的读书目标:

1、通过学习教育经典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创新能力,通过阅读接触更广的课外知识,深化更多的学科内容 , 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2、通过读书,培养自身好读书的习惯,提升内涵,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教育实践与改革,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3、通过读书,增加自身的课外阅读量,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4、通过学习名篇名著,丰富自身个人文化涵养,强化自身修养,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5、通过读书活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二、 读书内容

每周阅读两篇教育教学文章,每月通读一本教学杂志,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著作。

1、经典阅读:《三字经》《给教师的100条新建议》《陶行知教育名篇》

2、选读书目:《做最好的老师》《教育智慧从哪里来》《中华礼仪全书》《生命化教育丛书》 《守护孩子的生命》

三、读书学习的形式

1、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书目,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及时认真地进行教学反思。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

2、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的书籍。

四、我的读书措施和方法

1、根据学校安排的读书要求,制定个人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

2、每天要保证至少半小时的读书时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真正做到静心静神,沉溺于书中,读出意味、读出情趣。

3、读书要与思考有机结合。要能边读边想,紧密联系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读出自己的思考与见解,提高认识,培养自己独特的思维与创新意识。做到在读书过程中,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及时写下心得体会,努力寻求读书成效的最大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质与综合能力。

4、积极和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共同发展,借此,提高个人人文素养,培养完善的读书人格,使自己不断成长,成为有知识、更有文化底蕴的教师。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够不断增长专业智慧,能使自己的教学闪耀出敏捷睿智的光彩,充盈着创造的活力和快乐。读书,能够改变人生,而且能促使自身去不断地思考教学工作、生活、生命,从而实现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

三、告诉你孩子成长的奥秘,孩子的智慧从何而来?

我觉得应该是来自家庭的教育,外什么人家会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呢!家庭教育关系到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应该学会如何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一生健健康康的,其次是还要成才,。详情请查询阿拉丁家庭教育系统!

四、如何长见识

见识指的是一般人所想不到的看法,但是当有人把它说出来之后,这种看法会令人拍案击节,并感叹为什么自己事先没有想到。中国许多古籍如《论语》、《孟子》就充满了见识。

见识从哪里来?历史的经验,现实的启示,再加上自身将历史的现实的综合起来,经过一番或几番的斟酌、思考之后,形成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见识。

见识是智慧的展现,最主要是来自于个人的丰富经验以及知识的粹炼。所以,深厚的知识与经验都有助于见识的产生。

虽然知识有助于见识的产生,但见识不同于知识。《论语》、《孟子》有很多见识,但并没有什么知识,因为知识指的是有科学根据的系统之学。

见识是知识积累与实践的产物。要有见识,一是要坚持学习,一是要努力实践。二者不可偏废、缺一不可。一个人独到见解的形成,充分证明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接受教育,不间断的学习,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把所学到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到实践当中去,使实践充满了聪明与智慧,自然减少了无知的盲目与不知所措的愚蠢行为。学习的经历与实践的经历渐渐厚重起来,具有个人风格的见识便慢慢形成了。

热门推荐
  •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2024-04-17 10:54:01
    一、智能机器人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之所以叫智能机器人,这是因为它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在脑中起作用的是中央计算机,这种...
  • 什么是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
    2024-04-17 11:01:08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它是指通过模拟人类智能行为的技术和方法,使计算机能够自主地执行任务、学习和做出决...
  •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2024-04-17 10:58:49
    一、人工智能专业细分专业? 1、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空间信...
  •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2024-04-17 10:49:16
    一、智慧农业专业要求? 智慧农业专业的要求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种。“仅物理”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的考生才可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