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好父母的7个技巧】经常任凭父母怎么努力,孩子总是不太“领情”。该怎么办?技巧1:家庭时光优先;技巧2:把孩子当作大人一样尊重;技巧3:了解孩子的个性并牢记在心;技巧4:做一个好榜样;技巧5:鼓励探索和发现;技巧6:指令明确并坚持执行;技巧7:告诉孩子你是多么地爱他。
教育孩子从心出发,要与他多沟通,多了解他们在想些什么,想要做什么!然后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正确的领导,毕竟他们还小,有的时候不了解你们的想法,有点年纪了,就用商量的口气和他说任何你感觉有所不对的地方,这样孩子就会愿意和父母沟通,商量他想做的事情,也就减少了错误,当然也可以培养他独立思考和处理事情的能力!不要他宠爱对方,这样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定要循序渐进!做到尽量的培养出好的宝宝!
古代以老师为重,现代以学生为重。
1. 古人认为,蒙养教育最根本的是“养正”教育或曰品德教育。《论语》记载孔子为学生开设有“文、行、忠、信”四门课程,其中三门都属于思想道德教育的范畴。司马光《居家杂仪》中设计的家教程序,将德育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从“始生”开始,对婴幼儿期、少年期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施行不同的养成教育内容,指导子孙读书严格选择,以免“惑乱其志”,力求“养正”。
2. 教师是山,学生是水,水总会绕着山走。教师是山,智慧是水,智慧映照山的巍峨。山水相依,山重水复,每个人既是学生又是先生,既是先生更是学生。心之蒙昧如山下的荒草,也许没有没有穷尽的时候,所以开启蒙昧是我们人类永久性的任务。
3.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发展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理念,创造性理念,主体性理念,开放性理念,多样化理念,生态和谐理念,个性化理念,系统性理念。
本书是肖川教授的一部教育随笔,他从“教育的方向”、“教育的意义”、“教学的智慧”、“教师的解放”、“文明的星空”、“语言的世界”、“心灵的阳光”、“自由的言说”、“书的芳香”等九个主题述说着一种对教育生活,对教师,对教育中的生命个体的发自内心的深情眷顾。让人感到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感受到一种无法拒绝的儒雅的睿智、随意的情怀和真实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