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相关内容概述如下:
一、物联网的定义与起源
物联网的概念起源于199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Kevin Ashton提出。它指的是通过RFID、感应器等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形成一个可以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互联网系统。
二、物联网的发展阶段
萌芽期:物联网的概念逐渐形成,并在2003年被《技术评论》列为改变未来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2004年,“物联网”这一术语开始广泛传播。
初步发展期: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2007年iPhone的发布,为消费者提供了与世界连网设备互动的新方式。2008年,第一届国际物联网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
高速发展期:各国政府对物联网进行了战略部署,物联网行业快速发展。其中,2013年谷歌眼镜的发布标志着物联网和可穿戴技术进入革命性进步。此外,NBIoT标准进入规模商用阶段,5G也进入产业全面冲刺新阶段。
三、物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
物联网包括物联卡、物联网网络架构及技术概述、物联网端到端技术等多个方面。其中,物联卡是基于物联网专网的移动通信业务;物联网网络由设备侧、无线网、核心网、承载网、传送网及上层隧道、用户侧及业务平台组成;物联网端到端技术则涵盖了无线网接入方式、核心网接入方式等多个方面。
四、物联网专用APN端到端组网方案
物联网专用APN端到端组网方案提供了多种方案,包括物联卡+专用APN+公网NAT+客户自有平台、物联卡+专用APN+公网+客户自有平台和物联卡+专用APN+CMNET专线/IP承载网专线+客户自有平台等。这些方案为物联网的应用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选择。
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的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大坝、供水系统、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上一篇:智能交通中运用到的物联网技术实例
下一篇:大田种植系统大概是怎么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