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等。主要结合了物联网、云计算,凭借着紧跟互联网时代发展大趋势,打造的智能化、商品化可穿戴设备,如今俨然成为新世纪“宠儿”。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大优势:
一、可穿戴设备操作更加便捷。 像智能手机相比PC可更加便于携带一样,可穿戴智能设备相比其他移动设备不仅更加便携,在使用上也更加便捷,它几乎可以完全依靠人体的自然动作实现操作,比如通过眨眼进行拍照,挥手开启录音等。这显然比双手捧着设备按钮、滑动、翻菜单、搜索更加诱人。
二、可穿戴设备是24小时携带。 智能手机虽然普及,总不可能晚上抱着睡觉,但手表、腕带等可穿戴设备可以。当然,抱着睡觉算不上优势,可是,能够全天候携带特性有利于方便对用户进行持续的健康或医疗监测。另外,通过皮肤震动进行无声的睡眠唤醒等等。24小时贴身的特性,让可穿戴设备不容易被盗或丢失。
三、可穿戴设备更美观和时尚。 许多人购买iPhone5,是因为时尚漂亮被吸引,而不是顾及功能强大,甚至有的纯粹为炫耀的虚荣心所满足,真正用在功能上仍限打电话发短信聊天,少使用其它软件。相信将来生产的智能项链、智能耳环或智能手镯,胜过毫无实际用途的首饰饰品。自然不排除用珠宝黄金钻石镶嵌的可穿戴设备,这才是炫富的首选。
四、可穿戴设备增强人体能力。 随着云计算快速发展,可穿戴设备带给用户的计算能力将是极其强大的。由于可穿戴设备几乎跟人体融为一体,所带来的强大计算能力就如与生俱来一般,就像每一个人拥有了超能力般。不难想象:不需要打开手机、打开浏览器,眨眨眼睛,就能够知道明天的天气;扫一眼英文报纸,就可以出现即时翻译的结果;站在商场外,就看到有没有商家在打折;坐在车里,就能看到十公里外的路况……当然优势还有很多,ofweek可穿戴设备网望采纳
细化就很复杂了,如RFID、PLC、前端、设计、后端等,根据不同行业需求技术不同;
我们来讲点相同的,大方面的,就是“设备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
工业物联网典型的产物就是MES,想了解更多MES可以【百度搜索我名字】
近期,我国密集出台了推进IPv6、5G、工业互联网等发展的政策,力争今年开展商用试点,这在助推物联网更快普及和物联网设备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由于设备制造商安全能力不足和行业监管未完善,物联网设备的安全威胁将加剧。届时,政府机关、工商企业乃至个人家庭,都将有较大概率暴露在黑客的视野之下。
专家认为,当务之急,具有公共属性的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应尽快强化对内部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排查及日常监控。在排查中可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漏洞、过往被攻击情况、被攻击IP地址来源等。同时,关闭不必要的远程服务端口,修复弱口令,定期开展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以提高防护水平。
同时,国内物联网设备生产商提升安全等级不可或缺。“物联网设备常见的脆弱点有硬件接口暴露、未授权访问等,这些安全问题技术水平并不高,完全可以防患于未然。”绿盟科技首席架构师杨传安建议,生产商应做好设备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工作,具备完善的网络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包括设备出厂时做好设备安全风险评估,并不使用统一的默认密码等。
最后,相关部门在智能联网设备采购时也要有所警觉,防范其成为“后门”。一旦发现故意留“后门”,应依据法律法规,果断采取严厉惩戒措施,以儆效尤。来源:央广
海尔智能冰箱,
基本定义:“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缩写,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在动物、植物、机器和其它物品上面安装传感器或者是RFID(电子标签),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相连,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能够远程感知和控制,形成一个更加智慧的生产生活体系。甚至在以前观念上认为没有可能联系在一起的物体或物理量通过这样的途径或方式取得联系.
欧盟定义:将现有的互联的计算机网络扩展到互联的物品网络.
ITU 定义:from anytime, any place connectivity for anyone, we will now have connectivity for anything.
关键环节:
全面展示
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各种特征信息。
可靠传送
通过短程无线智能网络与互联网等公共网络平台,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或共享给所需要信息的目标地址。
智能处理
利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生活影响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物联网将获得全面广泛应用,包括交通、安防、物流、零售、电力、金融、环保、医疗等行业,遍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路灯监控、智能医院、智能交通、水质监测、智能消防、物流管理、政府工作、公共安全、资产管理、军械管理、环境监测、工业监测、矿井安全管理、食品药品管理、票证管理、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诸多领域。物联网的普及应用,一方面为我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捷服务;另一方面还提高了经济效益,节约了成本,可以为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带动原有的传统产业部门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并将推动国家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发展转向集约型发展。物联网市场发展的潜力巨大,物联网产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将带动微电子技术、传感元器件、自动控制、机器智能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带来庞大的产业集群效应。
上一篇:电子商务和物联网技术是不是一样的
下一篇:物联网属于什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