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那么人工智能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怎么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人工智能就业方向
1、搜索方向:搜索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目前初步实现的人工智能产品例如小度小度、小爱同学、天猫精灵等,都是建立在智能搜索和语音搜索的基础之上的。此外图片搜索已经基本实现,精准度可以达到90%以上,例如百度识图、作业帮搜题等。视频搜索也是搜索领域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方向:这个方向是从技术层面划定的方向,其应用领域包括:智能办公、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等。技术的表现层有指纹识别(常见如智能办公中的打卡、公安系统中的案件处理)、人脸识别(常见如各种互联网工具认证、规模化人员管理)、虹膜识别(常见如影视剧中密码锁)、车牌识别(交通系统中的违章判定以及电子化处理)等等。
3、医学图像处理: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很多都会涉及到图像处理和成像技术,诸如西门子、飞利浦等企业都会有专门的人工智能研发部门。
4、无人驾驶领域:无人驾驶是近些年国内比较热点的话题,也是人工智能重点应用领域之一,某些汽车品牌已经在无人驾驶领域得到了应用并且真正获得上路资格,但是由于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并无法支撑真正的无人驾驶,因此在无人驾驶车辆出现事故后,无人驾驶的应用目前再次回归实验室。
5、智慧生活和智慧城市等:阿里集团已经与杭州签订智慧城市的合作协议。包括交通、商业、生活的诸多领域将会出现人工智能的影子。此外智慧生活包括智能家居等领域也已经逐步推广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人工智能发展前景
第一:智能化是未来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相关技术会陆续普及应用,在这个大背景下,智能化必然是发展趋势之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将首先在互联网行业开始应用,然后陆续普及到其他行业。所以,从大的发展前景来看,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
第二: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必然会带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互联网当前正在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产业互联网将综合应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来赋能广大传统行业,人工智能作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必然会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就业岗位。
第三: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职场人的必备技能之一。随着智能体逐渐走进生产环境,未来职场人在工作过程中将会频繁的与大量的智能体进行交流和合作,这对于职场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需要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相关技能的教育市场也会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1、 百度AI平台展示了产品服务、解决方案、案例场景、资源中心、合作伙伴、AI加速器、资讯、社区板块、、,百度AI平台战略的两大核心是阿波罗Apollo平台和DuerOS对话式人工智能系统,阿波罗致力于汽车行业开发和自动驾驶领域的合作;DuerOS则是度秘事业部研发的人工智能系统,能通过自然语言完成对硬件的操作与对话交流,为用户提供完整的服务链条。主要支持手机、电视、音箱、汽车、机器人等多种硬件设备,搭载百度的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技术等。
2、腾讯优图平台展示了技术体验中心、产品解决方案、开发者中心、合作案例。和百度一样有AI加速器项目,旨在为优秀的AI项目投资、提供资源。
3、Face++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展示了核心技术(最重要的人脸识别)、产品、解决方案、价格、案例、演示、产品博客等,技术文档稍微难找一些。
是不是问错了。人工智能,从至强开始。文物建筑的修缮与保护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例子,仅仅是一个开端,人工智能实验室,专注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
图像所在培养研究生的同时,也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2001年至今,图像所已经承担了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863、国家级预研计划等在内的各类研究项目630项,合同经费近1.6亿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12项。在IEEE Trans.IP、IEEE Trans.SP、Pattern Recognition、Opt. Eng、PR Letter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2454篇,其中SCI收录298篇,EI收录768篇。出版专著1部。
图像所也非常重视科研基地的建设,除了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外,还获得了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支持,“九五”以来获得的基地建设费用3000余万元,拥有可见光、红外等成像传感器、激光成像雷达、六自由度机械手、三轴跟踪转台、标量网络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噪声系数测试仪、逻辑分析仪、频谱分析仪、SGI工作站、MultiGen、Vega等仿真软件和EDA软件等,实验仪器及设备原值3000余万元,建成了良好的科研教学平台,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图像所还将借助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进一步改善教学科研环境。
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图像所可以提供如下教学科研条件:
(1)教学科研用房齐全。现已有科研实验用房面积2000多平方米,正在建设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还将新增科研实验用房面积5000多平方米。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本学科点现有仪器设备1062台套,设备原值3000余万元人民币。还将通过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投资4000多万元购置92台套仪器设备及软件,
(3)教学实验基础较好。本学科点对研究生多年开出较多的教学实验课程,根据科研中的成果不断更新和优化实验内容。多年来常年接收大量相近专业(电信、计算机、控制、生命科学、光电工程等)本科生来所进行科研实践(生产实习),学生都感到收获很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教师也对本科生的实践教学要求比较熟悉。
(4)文献资料丰富。拥有1个专业资料室,主要用于收藏具有专业特色的中外文图书、专业期刊、工具书和手册等。图像所平均每年投入6万元用来购置专业图书、资料,现有中外文藏书合计1.8万册。图像所已与校园网互联,可进行网上文献检索;使教师总能快速方便地获取最新信息。该校图书馆为图像所提供美国ERIC信息库以及ProQuest博士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术期刊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等。
(5)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多年来图像所积极探索,随着时代的发展制订并不断完善了“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硕士与博士生培养计划,选聘教授作为主讲教师,成立教学课程组,保证教学质量;引进外文原版和优秀教材用于本专业的课堂教学;普及本专业的前沿科学理念等。并注重培养学生教学和科研交叉进行,在干中学,学中干,理论和实践知识有机相长。
(6)科研学术交流平台多样。图像所承担有大量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使得研究生能在实际的科研项目中培养科研能力,极大地提高了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借助图像所拥有的两个重点实验室,使得研究生得以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同时图像所师生有着大量的中外学术交流和访问的条件和机会。